浅谈农村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梁玉萍
隆安县城厢镇中心小学(隆安宝塔实验小学)广西南宁532700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认识浅薄,重视力度较差
农村小学作为少先队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大部分农村学校只关注教学质量,未能从社会德育教育和学生品德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少先队活动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一学期都不曾开展少先队活动,即使开展也是为了拍照收集材料,不关心活动开展的质量与效果,认为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无关紧要。因此,在活动开展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深度,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与在农村小学教育方面的应用。
(二)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是组织农村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的领军人物,在少先队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普遍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和组织才能。然而,现实中很多农村小学没有专职的辅导员,通常由班主任兼任辅导员工作。且现在的辅导员工作量比以往大,辅导员们能用来钻研的时间相对少,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且培训频次过低,导致他们对新形势下少先队活动的新内容、新特点以及新的少先队活动普遍存在认知与理解匮乏。这使得他们的思维受到较大局限,难以在活动策划与开展中展现出新颖独特的创意。此外,班主任工作内容繁重,没有更多精力研究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也因此没有了机会实践,更无法接地气地指导中队辅导员上好少先队活动,对少先队实践活动的创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活动安排和实施不规范
部分学校少先队活动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有时候活动安排过于集中,有时却久久没活动,没有了“三月三”民族活动,“六一”儿童节等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活动;活动形式单一,没有创新,少先队活动有时过于传统、保守,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别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少先队活动过于功利,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其中很多学校只注重让学生获奖拿名次,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全面发展,易让学生产生功利心,忽视与人交往以及相关的社会道德培养。此外,少先队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有部分家长的思想认知还停留在“学生到学校就是读书的,其他的都不重要”,家长不愿意配合学校做好此项工作,不了解学校安排的活动时间、地点等,没能给予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时必要的支持与鼓励,无法认识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情况。由于缺少少先队队前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教育理念很难落实到基层小学当中,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少先队队前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也非常艰难。
二、解决的策略
(一)提高学校重视程度
学校要重视少先队实践活动的作用,通过每周一次的主题升旗仪式和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提高学生对少先队实践活动的重视;学校还要扩大对少先队实践活动的资源供给,在资金方面、场地方面、设施方面都要提供充足的条件来保证活动开展,使得活动可以有效地运行起来,全面提升少先队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综合素质及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业务水平,为其有力开展少先队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设置辅导员时,着重选取那些对党和国家深怀感情,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热爱共产主义事业,热爱少先队工作的老师作为辅导员。之后,还要建章立制完善辅导员的激励保障体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考核机制,对于优秀辅导员予以表彰奖励,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开创少年儿童队工作新局面。
(三)规范活动安排与实施
针对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编排少先队活动安排使之形成常态化、计划化;活动安排要有创新精神,少先队辅导员在设计活动时候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借用当地丰富的资源,给少先队员创造更加贴合学生生活和需要的相关活动,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少先队活动的具体执行时,一定要注意实效性,杜绝走过场、做秀场等形式主义行为,真正的做到落实到位,做好做实,以实实在在的结果为目标。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少先队活动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组织不同形式的少先队活动,让每一名队员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所收获;同时还应该大力倡导创新,在开展少先队实践活动时注意引导他们去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少先队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培养人才、发展人才、激扬人才的载体。
(五)加强家庭支持
为了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育人,应该加强与家长的常态联系沟通,通过各类渠道向家长传递活动信息,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号召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少先队阵地,陪伴孩子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学本领、一起拓视野、一起做分享,让广大家长做家校协同育人的参与者,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浓厚氛围。
(六)加强少先队队前教育实践研究
加强少先队队前教育实践研究必须坚持全面开展少先队队前教育创新工作的原则,深化理论研究,把握队前教育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实践探索,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形式和实施路径;积极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将好的做法固化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和典型案例,并以此为样本指导、丰富和完善队前教育实践。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比较严重,牵涉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要彻底解决该类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的效果与质量,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具体可以从强化活动的计划性、组织性,拓宽活动的资源渠道,强化辅导员的专业素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健全和完善评价机制等角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证农村小学少先队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太艳 . 新时代 G 县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延安大学 ,2021.DOI:10.27438/d.cnki.gyadu.2021.000615.
[2] 李海杰. 探索少先队活动形式发挥农村少队育人优势[J]. 科技资讯 ,2009,(23):183.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9.23.118.
[3] 杜慧玲 . 农村少先队活动课的创新与探索浅谈 [J]. 内蒙古教育 ,2014,(16):6-7.
[4] 韦梦香. 农村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2020,(24):142.
[5] 黄玉鹏, 马玉琳. 浅谈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 ( 中 ),2017,(0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