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四川革命老区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融合的新思路

作者

马静 何佳玙

四川音乐学院

1. 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先进文化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 红色音乐在革命战争年代鼓舞了无数革命志士的斗志 , 在和平建设时期继续激励着人民奋勇前进。四川作为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 , 拥有丰富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 , 这些资源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 , 随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 如何创新性地开发和利用红色音乐文化资源 ,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 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2021 年 2 月 ,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此背景下 , 探索四川革命老区红色音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 , 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 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还能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

2. 四川革命老区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概况

2.1 四川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特色

四川红色音乐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 年 ,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建立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 , 开启了四川红色音乐文化的创作与传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四川红色音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四川红色音乐文化具有以下特色:

(1) 地域特色鲜明: 融合了四川地方音乐元素, 如川江号子、山歌等。(2) 主题多样: 既有反映革命斗争的战歌, 也有描绘人民生活的抒情歌曲。(3) 形式丰富: 包括歌曲、小调、山歌等多种音乐形式。(4) 传承方式多元:通过口头传唱、文艺演出、教育等多种方式得以传承。

2.2 四川革命老区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分布

四川革命老区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四个重要区域。首先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包括巴中、通江、南江等地,是四川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次是川西游击区,涵盖雅安、芦山等地,这里保存了大量红色音乐作品。第三是川南游击区,包括宜宾、泸州等地,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红色音乐而闻名。最后是川东游击区,包括达州、万源等地,这里的红色音乐与当地民间音乐实现了深度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不仅保存了大量红色音乐作品,还拥有与之相关的革命遗址、纪念馆等,为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这些多样化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分布,为四川革命老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红色音乐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与潜力

红色音乐文化在旅游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潜力。首先,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作为革命历史的生动载体,能够帮助游客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其次,它拥有显著的教育价值,通过红色音乐可以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在体验方面,红色音乐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如参与红歌演唱、观看红色主题音乐剧等。从经济角度看,红色音乐文化可以开发成为特色旅游产品,如音乐主题景区、红色音乐节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此外,结合现代技术,红色音乐文化还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可以开发成为沉浸式体验项目、数字化展览等新型旅游产品。最后,红色音乐文化具有融合发展的潜力,可以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其他旅游形式相结合,形成特色旅游品牌。总的来说,四川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为旅游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创新性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提升旅游体验,还能促进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3. 四川革命老区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融合现状分析

3.1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 , 四川革命老区在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多个地区积极利用当地红色音乐资源, 结合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景点和项目。2021 年6 月,阿坝州推出的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以红军长征进入川康地区的 " 牦牛革命" 为主线, 生动讲述了红军与当地百姓、土司、宗教人士筹粮的故事,该剧不仅成功入选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季,还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深刻诠释了长征精神 , 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小金县则开发了包括达维会师遗址、两河口会议旧址等在内的多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 巧妙将红色音乐元素融入其中 , 如在达维会师遗址定期举办红歌演唱会 , 在两河口会议旧址设置互动式红色音乐体验区 ,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2023 年7 月,红原县举办的 " 红原雅克音乐节 " 成功将红色长征文化与民族音乐、生态旅游相结合 , 打造了 " 海拔最高的音乐节 " 品牌 , 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 , 还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2022 年 3 月,石棉县以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基础, 创作了红色音乐情景旅游剧,在安顺场古街实景演出 , 将红色音乐与旅游景点巧妙结合 , 为游客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 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和文化内涵。这些丰富多样的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 不仅传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 还为四川革命老区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2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评析

四川革命老区的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 主要表现在红色音乐剧目创作、红色音乐节庆活动、红色音乐主题景区和红色音乐旅游线路等几个方面。在红色音乐剧目创作方面,《牦牛革命》和《日出冕宁》等大型原创红色音乐剧将红色历史与音乐艺术巧妙结合 , 不仅增强了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 还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方式。红色音乐节庆活动如红原雅克音乐节和芭蕉沟红歌演唱会 , 通过音乐节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 , 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小金县等地的红色音乐主题景区将红色音乐元素融入景区设计和游览体验中 , 如在达维会师遗址设置互动式红色音乐体验区 , 在两河口会议旧址举办定期的红歌演唱活动 , 大大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游客体验。在红色音乐旅游线路方面 , 如石棉县创新性地推出 " 红色音乐 + 白酒文化 " 主题路线 , 将红色音乐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 , 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 , 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此外 , 一些地区还开发了红色音乐主题的文创产品 , 如红歌 CD、红色音乐主题纪念品等 , 进一步延伸了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业链。这些多元化的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仅传承和弘扬了红色文化 , 还为四川革命老区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3 文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四川革命老区在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 , 资源整合不足 , 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度有待提高 , 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其次 ,产品创新不足 , 部分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性 , 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 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第三 , 专业人才匮乏 ,既懂红色音乐文化 , 又熟悉旅游开发的复合型人才仍然不足 , 制约了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第四 , 宣传推广有限 ,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 影响力有待提升 , 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最后 , 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 如何在保护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经济效益 , 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 这涉及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 , 四川革命老区需要进一步创新思路 , 深化文旅融合 , 提升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质量和吸引力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可能包括加强跨部门合作 , 整合资源 ; 鼓励创新 ,开发新型文旅产品;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创新营销手段, 扩大影响力; 以及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开发策略, 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4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融合的创新思路

4.1 构建”音乐 +”的多元融合模式

四川革命老区可以构建 " 音乐 +" 的多元融合模式,将红色音乐文化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可以推出 " 红色音乐 + 民族文化 " 的融合项目,如红原县的 " 红原雅克音乐节 " 就成功将红色长征文化与民族音乐、生态旅游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尝试 " 红色音乐 + 美食文化 "、" 红色音乐 + 自然风光 " 等融合模式,全方位展现四川革命老区的魅力。

4.2 打造沉浸式红色音乐文化体验

为了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可以打造沉浸式的红色音乐文化体验项目。例如,石棉县以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历史事件为基础创作的红色音乐情景旅游剧,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通过在历史场景中进行实景演出,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深刻感受红色音乐的力量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其他地区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结合当地特色,开发类似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4.3 推进红色音乐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红色音乐文化的呈现效果和传力度。例如,可以开发红色音乐 AR/VR 体验项目,让游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 参与 " 历史事件;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革命遗址进行红色音乐演出;开发红色音乐主题的互动 App ,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时了解相关历史和音乐知识。这些创新应用不仅能提升游客体验,还能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

4.4 创新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方面,可以突破传统模式,推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红色音乐文化旅游产品。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创新设计:(1)红色音乐主题酒店,在酒店设计中融入红色音乐元素,如在客房中播放红色音乐,墙面装饰红色音乐相关的艺术品等;(2)红色音乐研学旅行,针对青少年群体设计红色音乐研学课程,结合实地参观和音乐学习,深化爱国主义教育;(3)红色音乐创作营,邀请音乐爱好者参与红色音乐创作活动,在革命老区实地体验、创作,并举办成果展示会;(4)红色音乐节目录制,与电视台合作,在革命老区录制红色音乐主题节目,既可以吸引游客参与,又能扩大宣传效果;(5)红色音乐疗养项目,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开发以红色音乐为主题的健康疗养项目,吸引中老年群体。这些创新的产品设计不仅能够丰富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内容,还能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游客群体,从而提升红色音乐文化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影响力。

5. 红色音乐文化旅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策略

5.1 培育红色音乐特色村镇

培育红色音乐特色村镇是将红色音乐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重要策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可以选择具有红色历史背景的村镇,深入挖掘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为特色村镇的打造奠定基础。其次,可以打造红色音乐主题街区,如在街道两旁设置红色音乐主题雕塑、壁画等,营造浓厚的红色音乐文化氛围。另外,可以改造闲置农房,建设红色音乐主题民宿或红色音乐体验馆,既提升了村镇的接待能力,又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同时,培训当地村民成为红色音乐文化的讲解员和表演者,不仅能够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就业能力,还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传统的文化体验。例如,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的成功经验就值得借鉴,该镇成功创建全省首批 5A 级景区镇,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培训研学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现了红色音乐特色村镇的发展潜力和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些措施,红色音乐特色村镇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5.2 发展红色音乐文创产业

发展红色音乐文创产业不仅能够传承红色文化,还能为乡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红色音乐文创产业的发展:首先,开发融合现代元素的红色音乐主题文创产品,如红色经典音乐主题的智能音箱、红色音乐元素设计的时尚服饰、红军长征路线地图拼图等,既能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又能传播红色文化;其次,设计沉浸式的红色音乐互动体验项目,如利用 AR 技术的红色音乐历史场景重现、允许游客参与创作的红色音乐数字创意工坊等,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再者,举办红色音乐文化创意大赛,吸引更多人才参与红色音乐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激发创新思维;最后,建立集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红色音乐文创产业园,不仅能够集中展示和销售红色音乐文创产品,还能成为游客深入了解红色音乐文化的重要场所。通过这些措施,红色音乐文创产业将能够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经济动力。

5.3 推动红色音乐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将红色音乐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不仅能丰富乡村旅游内容,还能显著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多种具体措施:首先,设计独具特色的红色音乐主题乡村旅游线路,如 " 红色音乐 + 乡村风光 "、" 红色音乐 + 农事体验 " 等,让游客在领略乡村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红色音乐文化;其次,在乡村景点巧妙设置红色音乐互动装置,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时也能感受红色音乐的魅力;再者,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音乐主题乡村节庆活动,如红色音乐村晚、红色音乐丰收节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培育专业的乡村红色音乐表演队伍,在重要节点和旅游旺季进行常态化表演,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借鉴芭蕉沟古镇的成功经验,该镇将红色音乐元素巧妙融入乡村旅游中,举办" 红歌经典,传承永远" 等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这些措施,红色音乐文化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传承红色文化,还能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协同发展。

5.4 构建红色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

为确保红色音乐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持续作用,构建完善的传承与创新机制至关重要。这一机制应包括多个方面:首先,建立红色音乐文化传承基地,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和研究当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为文化传承提供坚实基础;其次,开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