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作者

彭燕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一中学校 637100

引言

随着教育观念的持续演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如何高效地塑造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成为教育从业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素质构成的关键部分,它不仅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息息相关,也对其未来的成长轨迹产生深远影响。因而,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和助力学生的全面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首先,优秀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构建稳固的学习基础至关重要。小学时期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点,此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往往伴随学生一生。在语文教学领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书写和思考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而增强其阅读和表达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建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布置预习、复习等任务,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和吸收,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品质。此外,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学生未来终身学习的关键支持。再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塑造学生的品德也具有积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课文富含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尊重他人等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品德塑造,培育出具备高尚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常遇到学生养成了不少不利于学习的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效,也制约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而言,这些不良习惯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与督促,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其次是阅读习惯不理想,表现为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或阅读方法不当,导致理解能力受限;再次是书写习惯不好,字迹混乱、书写不规范,这不仅影响了卷面整洁,也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够严谨;最后是时间管理能力不足,无法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些不良习惯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学业表现,也对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肩负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摒弃这些不良习惯,培养优良学习习惯的重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策略

3.1 强化教师引导,树立榜样力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言行,每一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此,若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率先垂范,成为典范。教师需保持严谨的教学风范,精心对待每一节课,细致批阅每一份作业,以实际行动向学生传达专注与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应当培养自己的阅读、书写和时间管理习惯,使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与学习,逐渐将这些优秀

的学习特质融入自身。

3.2 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学习环境的营造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亦不容忽视。学校应着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洋溢着书香气息的学习空间。在教室内设立阅读专区,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促进学生分享阅读体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并设立优秀作业展示区,展示那些字迹清晰、内容充实的作业,以此来鼓励学生养成优秀书写习惯。同时,学校可通过家长会等渠道,与家长协同构建家校共同育人的环境,使学生在家中与学校都能享受到积极的影响,助力他们更快更有效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培育他们的优秀学习习惯极为重要。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掌握课文知识,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视频等,使课堂教学更富生动性,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设计具有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社会考察、小课题探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吸引力。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逐渐养成优秀的习惯。

3.4 注重反馈与激励,强化习惯养成

在塑造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关键环节,适时给予反馈和恰当的激励显得尤为关键。教师需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发现并改正其不良的学习行为。对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闪光点,教师应予以认可和赞誉,以此提升学生的自我肯定感和学习热情。此外,教师可设立诸如“学习标兵”、“进步奖项”等激励机制,通过奖品或荣誉的方式激发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习态度。这种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还能进一步巩固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决心。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教师引导、创设良好环境、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及注重反馈与激励,我们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习惯养成的良好氛围。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随着这些有效培养策略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高尚品德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民慧《家校合作下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 年第6 期。

[2] 欧惠瑜《“双减”政策下基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在教学中培养的研究策略》,《语文课内外》2022 年第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