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胸痹、心衰及眩晕等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刘艳
德惠市中医院 吉林德惠 130300
引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中医特色护理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在临床护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科室主要收治胸痹心痛病、心衰病、眩晕病、真心痛病、心悸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使患者身心受苦。西医常规的护理方法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而运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等理念,从本质上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实现标本兼治。因此对于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上述疾病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理论基础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重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整体观念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组织、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患者的局部症状,也要考虑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及外界对患者的影响。
辨证施护是中医特色护理的核心,是指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等进行辨证,再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具有个体化护理的特点。如胸痹患者,其辨证为寒凝心脉型,则需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寒,采取温热的护理方法;若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则需注意调节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采取活血化瘀的护理方法。
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
(一)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研究
胸痹心痛是由正气虚弱加上饮食、情志、寒等引起,主要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为主,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胸痹心痛的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
穴位贴敷:选取心俞穴、膻中穴、内关穴等穴位,用药物制成贴剂贴于穴位上,其中多数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止痛类药物如丹参、川芎、红花等。经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渗透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可以有效减轻胸痹心痛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艾灸: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可以选择关元、气海、足三里进行艾灸,对寒凝心脉型胸痹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艾灸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减轻疼痛。
情志护理:胸痹心痛患者大多伴随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护理人员要增强同患者的交流,掌握患者的内心状况,予以心理开导,可用移情易性法,音乐疗法等办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做到心情舒畅。
(二)心衰病(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心衰病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造成心功能下降,以气促、乏力、肿水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心衰病的应用:
中药熏洗:选择具有温阳利水、活血通络的附子、桂枝、丹参、益母草等中药加水煮沸,熏洗患者下肢。中药熏洗利于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下肢水肿,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推拿按摩:对患者的背部、胸部以及四肢等部位进行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对心衰病患者而言可重点对心俞、肺俞以及脾俞穴位实施推拿按摩来改善心肺功能。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证型进行饮食调护,阳虚水泛型患者应进食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羊肉、韭菜等,忌食生冷、寒凉之品;气阴两虚型患者应进食益气养阴之品,如山药、莲子、百合等。适当的饮食能辅助治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眩晕病(高血压)中的应用研究
眩晕病是以头晕、目眩为最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高血压是引起眩晕病常见的原因。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对眩晕病的应用有:
耳穴压豆:选择耳穴的降压沟、神门、肝、肾等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通过按压耳穴可以调整人体的内脏功能,调理阴阳,起到降低血压,缓解眩晕的效果。耳穴压豆的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容易接受,并无明显的副作用。
气功疗法:指导患者做适当的气功训练, 比如太极、八段锦等。气功疗法可以调整患者的呼吸以及情绪 , 改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降低血压 , 长期坚持气功练习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 , 减少头晕的发生。
生活护理:保持患者居处环境的安静、清洁,避免强光、噪声刺激。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戒烟、限酒,适当锻炼。
(四)真心痛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真心痛的病人的病情很危重,变化快,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来作为辅助,来配合适应的西医治疗,从而帮助病人更好的恢复。可以通过用穴位按摩的方式,选择内关、合谷等穴位来对病人进行按摩来缓解病人的疼痛,并且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同时也要密切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做好情志的护理,让病人的情绪不要有很大的变化。
(五)在心悸病中的应用
心悸病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心悸病的应用有穴位按摩、情志护理等,选取神门、内关、膻中等穴位按摩可以宁心安神,缓解心悸的症状。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心情的平静。
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应用的效果与价值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于胸痹,心衰以及眩晕这类疾病中有诸多方面的临床优势。借助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耳穴压豆这些疗法来改善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眩晕等症状,提高舒适度;在情志护理和饮食护理方面,从患者身心两方面入手,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其生活品质。同西医比较,更常采用天然药物或者不是药物的方法,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患者接受度良好。此外,与常规西医护理配合起来,丰富了临床护理手段,也为制定针对患者的护理方案增添了不少可能性。
四、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胸痹,心衰,眩晕等疾病的应用效果明显,价值巨大。它依托中医理论,采用辨证施护,融合穴位贴敷,艾灸,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多项技术,可显著改善病人临床表现,增进生活品质,削减不良反应,还可极大丰富护理技术。然而,在当下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护理技术不规范、不标准、治疗效益的评价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未来,需要我们去强化研究并推动,以制订统一的规范和评价准则,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可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并造福更多的患者。
参考文献:
[1] 谭丽娟 . 中医护理在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C]// 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 广州市第十四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稿集 .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神岗卫生院 ;,2024:229- 235.
[2] 钱光琴 , 陈春艳 , 陈祖琨 , 等 . 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光明中医 ,2022,37(15):2828- 2831.
[2] 孙静 , 王晓娜 , 许小丽 , 等 .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2020,52(16):183-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