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 法则”下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研究
张文娟
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江苏省 泰兴市 225400
引言
城郊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基本功相对较弱,英语阅读能力也相对欠缺,英语阅读课可谓困难重重。、S.M.A.R.T 原则提倡设置具体、可衡量(Measurable)、可达成(Attainable)、相关(Relevant)和有时限(Time- bound)的目标。基于此,接下来将该原则应用到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去,能够建立起清晰而合理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体系,提高课堂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
(一)基于具体性原则细化教学目标
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制定的常规目标常不具体,无法让学生找准着力点。但如果根据具体性原则制定具体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之路更加清晰,方便教师实施教学。例如,通过以高中英语Unit 2 “Growing pains”的阅读课文“Home alone”为例,原教学目标要求过高,过于宽泛,如“掌握有关家庭矛盾的知识”,经过细化后可以表述为:能读懂文章中描述的儿童与家长争执的事例,归纳出文章中给出的争执的详细内容,准确地表达孩子与父母在三件事情上产生矛盾的理由,能用英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处理家庭争执的可能办法。教师指导学生逐个阅读并标出有关冲突事件的词汇,学生由此可找到诸如孩子举办派对导致家中混乱、父母未经允许翻看孩子日记等事件。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找到父母和子女在此情况下的观点有异同之处,比如父母看日记是关心表现,但孩子们觉得是侵犯了隐私,最后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用英语发表关于如何解决家务矛盾的感想,如“Open communication is the key to solving family conflicts.”
(二)依据可衡量性原则制定评估方式
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达成评估方式,教师不能及时精准地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如果以可衡量性原则明确的评估方式进行教学评估就能得出准确的教学效果。现以高中英语“Amazingpeople”的阅读文章“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为检验“能理解并使用关于去非洲探险的主要词汇和短语,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设计专项词汇测试题,采取选择填空、造句等形式,学生测试及格率在 70% 以上作为学习达标的依据。在课堂口语训练环节,学生能够在教师提供的探险场景上,熟练地用 5 个以上相关词汇或词组进行自由描述,语法无误;在写作训练中,遇有涉及探险场景的相关描述内容,则学生运用相关词汇或词组的错误率控制在 20% 以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采用词汇测试来掌握学生的单词记忆情况,以口语表现来评判学生对单词的运用能力,并以写作练习来检测学生写作中对词汇的掌握程度,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方法[1]。
(三)遵循可达成性原则调适目标难度
由于城郊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水平层次参差不齐,过高的、过低的目标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可利用可实现性原则对目标难度进行相应调整,以实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以高中英语“Language”的阅读课文“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为例。让有能力的学生理解、识别出现代英语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语言演变特征;并且可以和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到当今英语学习。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辅导下查找相关资料并深刻理解历史文本中描述的英语发展的时代背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目标则设定为:准确记忆文中描述英语发展关键阶段的词汇和简单句子,并结合教师的讲解能概括出英语变化的历史进程,教师通过结合简单形象的图画表征进行英语演变的呈现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四)紧扣相关性原则关联教学内容
英语阅读教学应与教学大纲、学生需求、相关活动等建立联系,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与相关环节建立联系,导致阅读教学缺乏完整性。相关性原则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应该依据相关性原则对英语阅读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例如,以高中英语教材中 Unit 1 “Advertising”的阅读课文“Advertisements”为例。与课程标准相关,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目标设定为学会辨识文中不同种类的广告所使用的宣传手段,并且了解广告推销手段对于个人消费心理的影响。鉴于学生的需求以及他们所接触广告的频率,我们可设置一些任务,比如要求他们借助所学知识评价某个存在的广告。此外也可设法把此活动融入其他教学环节中,如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要求他们仿照文章中的广告语编写商品推销词,来加强对阅读和写作的联系。
(五)按照时限性原则规划教学进度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缺少对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会致使教学的节奏混乱,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不利影响。若依照时间限制的原则来安排教学进度,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的有序性。例如,以高中英语“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的阅读课文“Best friends”为例。其中在两节的学习时间能够基本达到以下教学目标:一是了解并掌握文章中有关好朋友间产生误解并化解的细节;二是能够自如地使用关键词句表述感情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故事情节的大意以及细节,详尽讲解单词、句子的意思,至第二课时理解好朋友之间争执的原因,在小组合作中讨论解决同类问题的办法,最后用英语撰写他们的研究报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会,引导学生总结结论,完成报告,也保证按照教学大纲规定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2]。
结束语
综上所述,S.M.A.R.T 法则为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带来新契机。尤其是可以通过基于该法则的五点教学策略,从细化目标、制定评估、调适难度、关联内容到规划进度,能构建科学高效的阅读教学体系。基于此,作为教师应积极践行这些策略,根据学生实际不断优化,切实提升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新忠 . 高中英语教学中语篇的主题与主题意义[J]. 英语学习,2018(11):8-10.
[1]彭煜雯 . 言语行为理论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1):22-27
本文系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S.M.A.R.T法则”下城郊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研究,批准号:16A21J5TZ22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