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语文“ 主题式情境” 教学的实践探讨

作者

解园园

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

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组织教学创新,结合学科特点打破学科壁垒引入多学科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期间教师摒弃陈旧的教育模式,依托“主题式情境”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从中感知语文学科的魅力。

一、精选主题,整合跨学科知识

在跨学科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教师依托“主题式情境”教学重构课堂教学方案,精选学习主题、整合跨学科资源,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了解多学科知识,并全身心投入到跨学科探究活动中,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1]。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师在解读教材内容后,紧扣“汉字”设计“汉字文化推广”这一学习主题,联合数学、历史、美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开展“主题式情境”教学,围绕学习主题创设“汉字博物馆讲解员”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期间教师以语文教材为突破口,整合《汉字真有趣》提供字谜、歇后语等素材组织跨学科学习活动,关联数学学科引导学生统计猜谜的正确率;聚焦于《我爱你,汉字》中的书法作品,联合美术学科组织开展“名家字帖临摹”活动、联合历史学科补充书法的发展历程,并带领学生分析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笔画结构,通过跨学科实践深化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理解和感知,提高跨学科“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创新,以“主题式情境”为依托创设多元主题情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出跨学科学习主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仍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教师课前凝练跨学科学习主题后,以汉字文化传承为目标创设趣味情境,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多幅汉字作品,创设汉字博物馆主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代入“汉字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分别从历史、语文、美术等角度讲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借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期间借助线上平台呈现多学科学习资料,如与汉字有关的字谜、歇后语、汉字书法作品,以及汉字主题的文创产品,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为例,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带领学生走进安阳殷墟线上博物馆,以直观的视频了解甲骨文的刻写过程,并鼓励学生结合视频中提及的历史知识,编纂甲骨文的解说词,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三、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各项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语文教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组织开展“主题式情境”教学,创设主题情境的同时组织开展趣味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期间抓住契机补充跨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仍以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为例,在情境体验中学生代入“汉字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在情境体验过后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系列探究活动,如“任务一:汉字演变探秘”,为学生提供甲骨文、金文、篆书等实物图片,以及《说文解字》中有关汉字的表述,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汉字从象形到抽象的演变规律。期间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制作“汉字演变时间轴”,从中标注关键历史节点,并聚焦于甲骨文开展科学探究,使用泥土制作“甲骨”刻写象形文字,模拟考古发掘过程,分析汉字形体的演变,在跨学科探究中感知汉字演变的奥秘,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学生素养的提升创设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依据新课标的引领,撇弃陈旧的教育模式开展跨学科教学,依托“主题式情境”教学法制定教学方案,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畏难情绪,为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期间语文教师紧扣学生的兴趣点、课程内容选定跨学科学习主题,整合多学科知识组织教学活动。在课程初始阶段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情境探究,从中掌握跨学科知识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瑞. 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情境式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活动策略研究——以校本四季课程之“走进秋天”单元为例 [J]. 文科爱好者 ,2024,(04):104-106.

[2] 刘芳玲 . 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贯穿主题情境设置——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 [J]. 云南教育 ( 小学教师 ),2023,(Z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