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政教育在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与培养中的功能发挥路径研究

作者

郭玉洁

邢台市第九医院

1 思政教育在干部选拔与培养中的功能失衡

1.1 思政教育缺位于干部“入口环节”

当前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的遴选体系过度倚重学历背景、工作年限、专业职称及业绩表现等硬性指标,政治审查环节往往简化为 "无违纪记录 " 的形式化要求,缺少专门的政治素养评估体系。部分医疗单位在人才选拔时过分强调专业技术能力,对候选人的价值观念稳定性与政治立场坚定性缺乏必要考量,导致干部选拔源头把关不严,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应有的筛选作用。

1.2 培训体系存在思想建设短板

在管理干部培养环节普遍呈现出”业务优先、思想教育次之”的倾向,政治理论教育常常陷入走过场、零散化的困境,未能与实际管理场景建立有效联系,也缺乏情感层面的深度触动。这种状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演变为被动完成任务的形式主义,部分中层管理者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其政治素养仅停留在浅层理解阶段,未能实现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践行的实质性转变。

1.3 思政考评缺乏实效性引导

现有考核机制未能将思想政治表现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导致政治素养评估缺乏量化标准和激励约束。部分单位虽然设置了思政考核项目,但评价指标过于笼统,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奖惩脱节,难以形成有效的行为导向。这种制度缺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说重要、做次要”的尴尬境地,无法真正发挥对干部行为的规范作用。

2 思政教育在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与培养中的发挥路径

2.1 提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在当前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院要实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中层管理团队深入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通过自身成长带动全院职工思想觉悟的整体提高。中层管理者必须秉持持续学习的理念,保持不断提升的进取状态,才能准确把握医院发展新态势,增强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对医院发展具有前瞻性指导价值,能够帮助预判潜在问题。中层管理者需要全面掌握各科室人员工作情况,确保医疗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切实贯彻服务人民的办院宗旨。通过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立足患者实际需求改进工作方法,在吸收先进思想理论的同时,确保各项职责落实到位。中层管理者既要精通医疗专业知识,又要拓展多领域知识储备,才能实现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将其融入医疗管理和业务开展全过程,有效指导基层员工开展工作。

2.2 干部教育职工方式多样化

通过构建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这种立体化的培养机制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为组织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是医院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引导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确保各项工作在正确政治方向的指引下开展。中层管理者作为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展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意识,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面对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首先需要开展宏观形势分析报告,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要求,拓宽管理人员的知识广度和认知维度。在医改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节点,多元思潮的涌现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显著影响着员工的思想可塑性。在思想教育工作已纳入中层管理考核体系的现实条件下,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除传统的理论宣讲外,还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教育内容的多维呈现,确保思想教育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降低认知隔阂。教育成效应体现在员工认知的渐进转变:从概念模糊到理解清晰、从认知疏离到主动接纳、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只有当员工能够自觉践行思想政治要求时,才标志着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2.3 发挥党员干部模范作用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时,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才能有效带动其他员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管理者自身品行端正,无需强制要求就能获得认同;若自身行为失范,即便三令五申也难以服众。中层干部的管理效能不仅取决于专业能力,更与其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缺乏道德操守的管理者难以赢得下属信任,自然无法有效推进各项工作。通过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层干部持续在一线实践中深化学习,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与行为规范,为全院职工树立学习标杆,激发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学习热情。这种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有力推动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协同发展,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4 培养过程中推动思政与岗位的深度融合

创新设计 " 过程监督、周期考核、民意收集 " 三位一体的政治表现监测框架,将 " 政治立场表述 "" 团队归属意识 "" 领导作风展现 " 等核心要素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借助民主评议、深度访谈等方式动态掌握干部思想动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可感知、可追溯、可反馈" 的效果。

2.5 建立结果导向的政治素养考核机制

以岗位职责为基点,创建 " 职能定位 - 价值导向 - 实践场景 "融合的思想政治培养课程模块,将廉洁从业、纪律意识、为民服务理念等要素融入管理案例分析、岗位模拟训练与专题研讨环节,提升干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感与实践能力,同时推行 " 政治辅导员" 制度,由党委成员对新任干部开展个性化思想引导。

2.6 构建思政教育支持平台与文化生态

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医院内部刊物及医德医风展示平台,构建" 网络学习 + 实体共建 + 文化熏陶 " 的立体化思政支撑体系。通过定期开展中层干部 " 红色教育基地 " 实践教学、专题党课与 " 医者仁心" 主题宣讲,强化其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担当意识。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作为医院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要素。本研究提出将思政教育从 " 辅助手段 "提升为医院文化建设和干部选拔体系中的 " 核心机制 ",通过建立全流程渗透、多场景联动的实施路径,达成干部选拔 " 看思想 "、培养 " 强素质 "、任用 " 重导向 " 的良性循环。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将思政教育作为灵魂工程,不断激发管理人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才能切实打造一支" 政治过硬、技术精湛、服务群众" 的中层管理团队,为医院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符晓婷 , 夏琳 , 陆梅华 . 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思政教育创新探索与实践 [J]. 党政论坛 ,2025,(02):56-58.

[2] 张 雯 , 张 敏 , 马 畅 畅 , 等 . 新 时 代 住 院 医 师 规 范化培训开展思政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J].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5,9(03):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