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共生式”实践路径探索
刘晓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神头中心小学 单位邮编:056400
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通过语文课堂这一载体,融入班级管理元素,如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班主任也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双线融合的有效方法,将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以实现小学阶段教育的最优化。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共生式”实践的作用
(一)有效加强班级管理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育人指导方面,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需求,班主任与语文教师需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共生式”实践路径。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及家庭背景,班主任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管理策略。而且语文教师则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班级管理的效果[1]。这种双线融合的方式,既强化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职能,又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提升语文教学工作质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为语文教学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有助于强化班级管理效果与课程教学质量。同时,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与语文角、读书分享会等,以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班级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实现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一)课程融入德育培养学生思想
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之中。针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和优秀文学作品,班主任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通过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依靠不同文学作品的熏陶,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中受到启发,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从而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将优秀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如爱国精神、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德育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德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教师言传身教树立学习榜样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共生式”实践中,班主任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班主任应展现出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态度,通过自身的行动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同时,班主任还应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公开课、教学研讨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班级读书会,与学生共同分享阅读心得,展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样的言传身教,不仅能够树立班主任的威信,更能够在学生心中种下正义和公平的种子,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互动加入师生交流内容
课堂互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实现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共生式”实践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班主任可以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互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巧妙地融入班级管理的内容[3]。基于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进而调整管理策略,优化教学方法。
例如,在讨论环节,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班级管理的要求。而且对于内向或不敢发言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借助语文教学中的经典篇目和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
(四)组织多元化活动强化培养
为进一步强化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共生式”实践,学校及班主任可以组织多元化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和班级管理理念的理解。通过多元化的活动,班主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班级管理策略提供有力支持。依靠各类活动的举办,班主任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例如,可以定期举办班级文化节、朗诵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而且组织文学创作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撰写属于自己的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组织主题班会、辩论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方面,教师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实施双线融合策略,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如组织文学社团,让学生深入文学世界,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结合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共同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徐月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心得[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9):120-122.
[2]张桂芳,朱天山.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研究,2021,(18):58-5
[3]尕代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分析[J].家长,2021,(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