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刘悦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215600
一、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体系与教材理念脱节
传统阅读教学大多采取“讲授-操练”这种单一模式,缺少系统化的分层设计以及阶段性的递进规划,很难表现出部编版教材所蕴含的“单元主题整合”和“情境化编排”的核心思想。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过分依靠精读训练,轻视了略读,选读等其他多种阅读方式的融合运用,使得课堂内容仅仅局限于对文本表面信息的解读,无法达成部编教材提倡的“思维发展与文化传承”教育目的,进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改善。
(二)学生主体地位弱化
有些学生因为缺少可供阅读的资源加上在课堂上很少得到有效的互动交流而渐渐养成消极的阅读态度,在阅读的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没有具体的目标定位,并且没有系统的圈点批注和结构分析的能力,这限制了他们对文章的深度领悟程度,从而影响了他们自主阅读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专业素养存在局限
些教师的专业发展视角比较狭窄,他们的阅读资料大多只是教学参考材料,并没有很好地发掘部编版教材里的文化含义和思维价值,因为缺少创新能力,缺乏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而且学校的教研机制有毛病,所以很难制定出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创新教学计划,这已经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
二、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一) 基于部编版教材明确素养目标定位
以部编版教材为依托,围绕“传统文化”“生命成长”“科学探索”等单元主题,构建起“思维—能力—文化”三维要素的综合育人目标体系,在思维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跨学科学习整合应用能力等;在文化上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做到课程设计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
(二)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分层递进路径设计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部编版语文低、中、高三个学段编排顺序融于 “三阶递进”阅读教学体系,低年级重点是“感知体验”,在图文对照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主旨,中年级重点是“分析理解”,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提取文章的关键信息,高年级重点是“批判探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文本,使思维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从而实现教学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发展。
(三) 多元阅读载体下思维活力的激活
冲破传统精读教学模式的固有束缚,把批判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以及体验性阅读这三种策略融合起来,用批判性阅读来唤起学生对文本细节以及核心观点的质疑意识,凭借探究性阅读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推测情节发展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依靠体验性阅读让学生完成角色转换,加深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进而塑造出一个包含多维互动的阅读生态系统,符合部编版教材提倡的“开放探究”理念。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一) 优化教学流程,实施分阶指
依据“三阶递进”理论架构,参照部编版教材单元设计改良教学策略,低年级可用多媒体手段营造场景,削减阅读难度,中年级引领学生凭借思维导图梳理文本结构,改善逻辑推理和剖析能力,高年级通过组织思辨性讨论活动,促使学生把文本内容同生活体验相联系,做到从“领会文本”到“应用文本”的转变,完全发挥部编版教材的育人意义。
(二) 教师赋能与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方面引导教师扩大阅读面,精读经典文学、人文社科著作,加深对部编教材文化内涵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其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交互式教学平台使用等方面的专业水平,建立校际协同教研机制,开展专题研讨、示范课观摩等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享。
(三) 激发学生参与,培育自主能力
借助具体的阅读任务(“梳理人物关系脉络”“判断论点逻辑性”)让学生明晰阅读的目的;教授圈点勾画、精读摘录等高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阅读体系;设置分层评价,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并且辅以正向的反馈,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重点培养其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 融入文化素养,契合教材理念
深入挖掘部编教材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重点关注古诗词、民间传说、红色历史等关键元素,采用文化语境解读法、多文本对比研读法等教学手段,引领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独具的魅力,依靠教材中的美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以及民族身份意识,推进“阅读水平改善”与“文化素养培育”彼此结合。
总结:创建适合部编版教材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革新教学模式,这是培养学生成才素质的关键途径,这种模式把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为根本目标,凭借教材内容展开系统规划,利用分层递进,多维协作等教学手段达成深度结合,可以有效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明显改善学生的阅读领会能力和革新能力。展望将来,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对此模式的实践探究和改良完善,把它发展成支撑学生全面成长和革新型人才培育的主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高红方.多元解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教育艺术,2021(09).
[2] 周琳.从文体入手,展开思辨性品评——小说阅读教学新路[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