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实践探索
何舒萍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文化馆广东大埔 514299
关键字: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群众书法艺术;实践探索
公共文化服务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方式,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高社会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如服务品质不高、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范围狭窄等。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本文以“群众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实践探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群众书法艺术的开展情况、推行形式、落实效果等方面,总结出实践经验和提升策略,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一、公共文化服务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和公共机构为满足公民和社会的文化需求和利益,提供多种的文化资源和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保护等,目的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提高社会文化素质,满足公众的文化素养的培养,其服务对象是群众,并倡导“人人参与、人人享受、人人创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快速推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重要性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是提高社会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提供了学习、欣赏、体验和交流文化的机会,能够增强公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因此,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仅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也能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其次,公共文化服务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公共文化服务能够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和推广,宣传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国家精神,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再次,公共文化服务是加强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文化交流和合作空间,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包容性。最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也是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公共文化服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综合文化形象和城市软实力,也能吸引来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重要性非常明显,这不仅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三、群众书法艺术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品类的电子产品,这就导致了人们的书写方式的改变,很多人会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不仅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也降低了群众对于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2]。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书法培训机构,其培训体系和教学规范都没有实现标准化管理,无法保证书法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也就造成许多书法爱好者只了解了浅薄的书法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只是死记硬背了书法的书写技巧而忽视了创新以及自身个性化的发展。还有一些书法培训机构为了更多地招生刻意夸大书法的商业价值,引导学生学习书法的动机过于功利,而忽视了书法艺术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于群众书法艺术的推广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群众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
四、群众书法发展的实践探讨(一)注重基层部门书法文化活动的落实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要从基层文化部门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落实着手。书法艺术要实现在群众中推广,离不开基层文化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普及宣传,为群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比如,每到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前
,基层文化部门可以在各个大小社区、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写“福”字还有送春联活动。通过现场和群众互动,进行书写各种书法字体的“福”字,向公众普及中国传统书法的一些常识和技巧,以此作为群众了解书法艺术的途径,有效加强了该项传统艺术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让更多的人能够切身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价值,这为书法艺术在群众中的有效推广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可以以不同节日或者某个节气为主题,定期开展书法比赛,比如,某个关于节气的诗句,要求统一用行书进行书写,自行设计书写格式,然后由专家评委进行讲评,最终评出优胜者。整个过程是对书法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也是让群众深入了解书法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提升全民的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促进书法艺术的广泛传播
书法艺术源于群众的日常生活,最终也要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回馈给群众,所以,要注重对书法艺术的推广,就要寻找有效的传播途径。城市中的公共文化设施和空间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主题和艺术元素,而书法作为一种具有艺术审美的文化形式,可以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化增加不同的文化味道,从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比如,可以利用公交和地铁的视频广告还有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大屏幕广告为宣传载体,在其播放公益广告的时候,合理融入书法元素,提升公益广告设计水平的同时,为群众提供一种视觉享受。通过公共文化的窗口实现书法艺术的大众传播,是让书法艺术永葆青春的关键,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喜欢和了解书法艺术,真正意义上做到书法艺术与群众生活相融合。现阶段,短视频被人们广泛关注,这也是推广公共文化的有利契机,通过对书法小故事、书法常识以及书写技巧等编排成短视频,在各大视频平台推广,可以让更多的群众利用琐碎时间学习和了解到书法艺术,拉近了书法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意识到书法艺术不是那么深远难测,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点滴中,实现了书法艺术的有效传播,也促进了其发扬和传承。
(三)推进中小学的书法教学
将书法艺术融入中小学的教学课堂,有益于学生从小培养书法艺术的综合素养,建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通过学校正规、系统的培训,让学生逐渐养成书法鉴赏能力和书写技能,有效杜绝了社会上不良培训机构的危害。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编写相应的书法课程,不仅要注重书写的实践练习,还要注重对书法文化历史发展进行讲解。不要指定某一个书法家让学生机械式临摹,可以通过介绍多名书法家让学生认识了解,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临摹仿写,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对书法家生活境遇和性格的了解,也增进了对其书法作品风格的理解。比如,有“颜筋柳骨”之誉的颜真卿,为人刚正不阿,其政治生涯也是大起大落,其书法特点是骨法端严,字体结构饱满且挺拔,平稳中带有很强的力度和厚重感,这都是其优秀人格的体现。书法大家米芾,由于仕途平坦,生活相对安稳顺遂,其字体转折、顿挫之间就透着飘逸豪迈、随性不羁。因此,将书法艺术引进中小学的课堂进行教学推广,可以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书法文化,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有益于书法艺术的传承,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书法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书法艺术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非常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不仅要传承,还要与先进技术结合以及与其他艺术表现手法融合,从而实现对其创新,让书法艺术更广泛地应用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古代,就有唐朝书法大家张旭,受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还有舞蹈表演的柔美线条的启发,将其动态走势融入了自己的草书创作中[4]。因此,书法也可以与绘画、设计等进行融合创新,进而加强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利用平面设计软件,结合实际广告内容需要,通过对书法字体的变形处理,达到艺术设计的表现效果,可以用于公共文化的推广,投放到各大网页的横幅广告进行宣传,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广泛传播。以当今社会大家普遍熟悉的展现平台为载体,深入挖掘和创新书法艺术在群众生活中的应用途径,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提升群众综合素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地方特色的艺术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深入体验书法艺术带来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内涵,从而激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参与度和满意度。现阶段,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空巢老人现象严重,通过在各地区公共文化场所定期举办群众艺术作品研讨会,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艺术学习和创作中来,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通过大家积极探讨和交流,将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装饰艺术等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并创造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然后利用各地区的一些文化中心或展览场所将优秀作品进行循环展示,并邀请群众免费参观,有效提高群众的审美素养,同时,可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与地方文化的融合。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实践探索,以群众书法艺术为研究方向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且其服务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群众书法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群众书法艺术的实践探索,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然而,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持续探索,不断尝试创新,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和探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燕.提升和普及公共文化服务品质——美好地歌之咏之[J].大众文艺,2023:1-4.
[2] 易新丽.群众书法艺术现状及发展路径[J].中国制笔,2021(3):45-48.
[3] 师瑚.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发展[J].美与时代(中),2023(02):117-119.
[4] 徐漫池.探究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参花(上),2022(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