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思考

作者

和鸿芳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文荣学校 674100

引言

在现如今的世界,英语是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英语教学的质量与学生以后的发展及国家的竞争力息息相关。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起跑线,更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阶段。所以,在现今的大背景之下,对小学英语教学深入思考、探索,研究出一种符合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非常必要。

1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挑战

当下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碰上诸多现实难题,有些课堂依旧沿用“ 单词听写+句型操练” 的旧模式,把语言学习当作知识背诵,轻视思维与文化素养的培育,造成学生考高分却不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课本里的对话场景大多是理想化的设定,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碰到“ 点餐” “ 问路” 之类的问题依然束手无策,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有偏差,有人把它看作“ 额外任务” ,在有限的课时里难以兼顾,有人虽然想改革,但是缺少具体办法,就陷入了“ 穿新鞋走老路” 的困局,评价方式也没有跟上步伐,期末测试仍旧以笔试为主,很难体现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领悟程度,这种“ 评价指挥棒” 的滞后,又限制了教学改革的推进。

2 教学策略的应用

2.1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把语言学习变成一系列有意义的“ 做事” 过程,让学生在做事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教师围绕核心素养目标,设计真实或模拟的任务,如“ 给班级生日会拟英文邀请函” “ 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家庭相册”任务应包含信息搜集、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环节,迫使学生调动已有的语言知识去解决问题。在任务设计时要有思维空间,比如“ 制定购物清单”时,不仅需要列出物品名称,还要比较价格、计算预算,这样可以让语言学习和逻辑思维同步。任务完成后不必追求“ 完美答案” ,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进步,即使表达不够流利,只要能传达出核心信息就应该肯定,这样的方式使语言学习从“ 被动接受” 变为“ 主动建构” 。

2.2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给学生更多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同时锻炼语言能力和合作品质,教师把学生分成异质小组,分派不同角色——信息提供者、记录员、发言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小组围绕话题展开活动,“ 用英语编排一段购物对话” “ 共同完成一份班级活动英文海报” ,在讨论时要听别人意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商量解决分歧,这些过程既是语言练习也是社交技能训练,教师充当“ 观察者” 和“ 引导者” ,当学生因为词汇不够而卡住时,就给予提示;当讨论跑题时,用英语巧妙引导回来,保证合作学习一直围绕语言和思维发展这一核心目标。

2.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借助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在“ 身临其境” 的情况下感受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可以运用教室布置、道具、多媒体等手段来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像“ 模拟餐厅” 摆放餐桌餐具,“ 动物园” 展示动物图片与声音,在情境里加入文化要素,学习“ 节日” 这一主题时,播放国外圣诞节、中国春节的庆祝视频,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 MerryChristmas” 和“ 新年快乐” 背后的含义,情境的构建要有开放性,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表现,比如“ 医院” 情境里,学生既能当医生,也能做病人,用英语展开各种对话交流,这样的策略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语言学习不再只是抽象符号,而是变成具体的体验。

2.4 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

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冲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给核心素养培育给予了大量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短视频之类的资源,把课本里的静态对话变成动态场景,让学生直观体会到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应用,通过在线互动平台布置“ 英文配音” ,“ 故事续写” 之类的趣味任务,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虚拟现实(VR)之类的新技术被引进以后,就能营造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比如做“ 虚拟游览伦敦塔桥” 的时候,学生在“ 漫步”之中学习有关的英文词汇和文化背景,这样的多感官刺激有益于加深记忆,改进学习效率,不过,多媒体的运用不能一味地“ 炫技” ,资源的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技术手段也要为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服务,不能让学生被画面所吸引,从而忽略语言本身。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给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拓了宽广天地,教师要擅长甄选并整合优良数字资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英语学习APP 之类给予了大量分级阅读资料,互动练习,动画故事,教师依照学生水准挑选合适内容,弥补课堂教学,借助在线翻译工具,词典软件,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碰到生词时学会自己查询,更要引领学生去制造数字资源,用平板电脑录制英文小故事,做简易的英文 PPT,这些创作进程就是语言应用和思维发展进程,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要掌握“ 适度” 原则,防止学生过度依靠屏幕,维持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的协调。

3.2 结合社会文化资源

社会文化资源能够给英语学习增添鲜活的文化元素,把语言学习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联系传统节日,安排“ 用英语介绍春节习俗” “ 制作万圣节南瓜灯英文说明” 之类的活动,在对比中加深对文化的体会,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用英语描绘所见的展品,把语言学习同科普知识融合起来,社区资源也应加以利用,可以去采访外籍邻居,参观外企展厅之类的地方,让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环境里运用英语,这些资源的开发不必拘泥于“ 高大上” 的地方,日常生活里的超市价签,英文广告牌,进口商品说明书等等,都可以变成学习素材,让学生体会到“ 英语就在身边” ,养成用英语观察世界的好习惯。

3.3 家校社区资源的整合

家校社区资源整合起来,就能形成英语学习的“ 合力” ,打造全方位育人环境,教师通过家长会,微信群之类的途径,向家长普及核心素养观念,促使家长在家里营造轻松的英语氛围,比如和孩子一同看英文动画片,玩简单的英语游戏,而不是一味监督孩子背单词,社区是扩展学习的场所,可以同社区一道举办“ 英文绘本进社区” ,“ 小小英语讲解员” 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区的时候锻炼语言应用能力,学校还能邀请有跨文化经历的家长或者社区工作人员走进课堂,讲述自己的英语学习故事或者海外见闻,这些鲜活的事例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做到“ 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

结语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工程,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我们要想借助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策略、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策略,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从而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能力以及其他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是无法被忽略的因素,现在信息科技方面的资源、社会方面文化的资源以及家校社区资源的融合,给学生塑造一个多彩而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媛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优化策略[J].英语广场,2025,(17):133-136.

[2]刘雨辰.动车组车下设备的时域与频域疲劳对比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25.

[3]陈晓光.动车组 CIR 设备重复故障的问题分析及解决[J].铁道通信信号,2021,57(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