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逄淑婷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初级中学 266500

随着教育改革的落实,教师需要针对学科教育不断的优化创新教育方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帮助其明确学习的目标,为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过程指引方向。于是,便需要将项目化教学进行全面引入,发挥出其导向作用,让学生在固定的主题下来进行问题的探究。对于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可以根据项目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发学生深度探究,灵活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避免化学学科中一些复杂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带给学生学习困难,而是让学生以一种更加顺利、轻松的方式掌握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知识水平,以此达到初中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1. 主题与实验相结合

化学学科中实验内容是较为重点的一部分,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教师需要为学生设定合适的实验主题,开启项目化教学,从教材中的内容出发,保证实验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使学生灵活的运用教材知识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并且,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来引发学生思考,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回忆自己的生活场景,从中逐渐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讲解“铁、铝的氧化物”这节课时,教师便需要要求学生来进行实验探究,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铁制品?哪些物品是铝制品?在工业领域铝和铁都用于哪些方面?”先让学生通过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之后,教师便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比如试管、铁、铝等,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要求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并且,教师还需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来进行记录和总结,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实现学生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的提升,以这种方式引发学生回顾整个的实验过程,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一定的评价,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建议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便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使学生自己完成查缺补漏的过程,形成良好的项目式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过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需要以合适的主题来丰富项目内容,为学生明确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来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来完成项目化学习目标,以此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主题产生自己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分享学习的经验和方法。通过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实现共同的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氧气”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开展“家庭里氧气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学生根据学习主题来收集一些课外的学习资料,学生们可以通过书籍查找、网络资源获取等方式,寻找有关氧气应用的知识,并对自己所获取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在组内进行彼此交流。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针对这一主题来制作课件,以这种具有条理性的方式将知识进行梳理,同时,也理清学生的学习思路,在下节课开课时来进行汇报、交流。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提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思维。

结束语:

对于初中化学学科,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项目式学习过程的教育效果,教师便需要从多角度出发抓住学生学习过程的重点,可以为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并尝试着从生活各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对复杂概念进行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自学,根据合适的学习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以此全面实现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丽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研究[J]. 化学教与学 ,2025,(03):15-17.

[2] 张妙华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亚太教育 ,2024,(24):103-105.

[3] 王开贤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4,20(1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