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

作者

刘宇原 张英强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 716000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于是,教师便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课堂,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同时利用这种方式引发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过去教师只是通过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这种方法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并且会带给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而在其中运用信息技术便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为学生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来进行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教室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逐渐以正确全面的思考角度来面对学科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

1. 利用微课视频展开教学

想要更好地衔接学生的课下休息时间与课上学习时间,教师便可以利用微课这种方式,以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好奇,让学生能够在短短几分钟视频的观看,而形成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添加,并且还需要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出学习主题,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实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全部以微课的形式来进行录制。之后,再将视频内容上传至学习平台,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使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中都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教师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细胞结构的视频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对细胞的结构产生直观的认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视频内容,以动态化的效果帮助学生进行区分。之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提问:“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进行猜想和总结。之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引出学习主题,让学生能够验证自己的猜想。教师可以将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录制、上传,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听课情况来进行选择性地学习。这种自主性的学习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内容进行分类,以一个个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其讲解过程,进而便能够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2. 为学生创设趣味情景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物这门学科所涉及的许多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于是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简单化、直观化,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能够以这种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探究,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感性认知,以这种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些在课堂中无法直接实现的教学内容,比如科学实验。由于教学工具十分有限,对于一些大型的科学实验,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直接对学生进行呈现。于是,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习资源,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实验视频而了解具体的实验步骤。学生在观看中便会不自觉地进入到相应的实验情景,让学生能够对整体的实验过程产生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展示的过程还需要用语言来进行讲解,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每一个实验步骤所具有的作用。这种直观的方式相比于过去直接讲授,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性认知,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节课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纪录片,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学习资料的获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结束语:

想要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展开教学,并为学生创设趣味情景,以此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峰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2024,(06):109-110.

[2] 马秀燕 . 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教育 ),2020,(14):110.

[3] 刘星 . 信息化背景下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J]. 考试与评价 ,2020,(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