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培优补差策略探究
廖兴琴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核心素养涵盖数感、量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模型意识等多个维度 ,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受学习能力、兴趣、家庭背景等因素影响,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出现成绩分化现象。开展培优补差工作,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宜教学,既能挖掘优秀学生潜力,又能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克服障碍,提升数学素养,符合新课标因材施教理念,对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小学数学新课标与核心素养概述
(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课程理念更新: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素养培养为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确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体系,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课程目标,使教学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
课程内容结构化:突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特征,对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加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几何领域,更注重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和联系 。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感:学生对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如能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估计数量的大小等,在购物计算价格时能快速感知价格的合理性 。
量感: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认识。像能感知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能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 。
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画几何图形来解决几何问题等 。
推理意识:对数学结论或规律进行推测、验证的意识和能力。如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并进行简单推理 。
模型意识:对数学模型的初步认识和应用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的数量关系问题 。
三、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对落实新课标与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推动新课标教学目标实现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培优补差是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有效手段。通过培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方向转变 。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由于学生的先天禀赋、家庭环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同一班级内往往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现象。这种两极分化不仅影响班级整体教学进度,还导致优等生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后进生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因此,实施“培优补差”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符合新课标因材施教的理念 。
四、当前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课标与核心素养理解不足
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和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在培优补差工作中,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和解题训练为主,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给优等生辅导时,单纯增加难题练习,没有注重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给学困生补差时,只是重复讲解知识点,没有关注其数感、量感等素养的提升 。
(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单一:在培优补差中,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和探究。优等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展示的机会,学困生则容易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 。
缺乏分层教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科学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给优等生和学困生布置同样难度的题目,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三)评价方式不合理
以成绩为主: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培优补差效果的标准,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一个学困生通过努力在数学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很大改进,但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没有得到肯定,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
评价主体单一:评价主体通常只有教师,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无法从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难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不利于自我反思和改进 。
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新课标与核心素养开展培优补差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深入理解新课标理念和核心素养内涵,针对当前培优补差存在的问题,采取核心素养的分层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和针对学生个性化落实等策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共同进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培优补差策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马云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 小学数学教育,2023(Z1):4 - 6.
[3] 史宁中 . 数学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 [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2(09):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