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王治钰
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中学校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从 STEAM 教学模式有效落实角度出发,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综合思考不同领域相关知识内容,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 STEAM 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STEAM 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一)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 STEAM 教学模式,教师不仅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内容,同时将科学、工程、艺术等领域知识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优化教育资源,以创新性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学生学习视野,实现其对信息技术的深入理解,拓展学生思考和学习空间,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
(二)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 STEAM 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育理念自身的特点,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其从不同层面和方向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1]。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有效互动,基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增加学生实践能力
想要实现 STEAM 教学模式落实,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其他领域知识有效结合,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教师通过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空间,培养其创新意识,特别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从不同学习项目活动出发,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STEAM 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教学理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STEAM 教学模式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自身的魅力,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给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历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力量,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幻灯片制作和播放”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从艺术角度落实设计原则,让学生了解到文字信息和视觉呈现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应用编程工具和互动式教学措施,让学生通过编程来优化幻灯片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竞赛的方式,使其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优化探究和创造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二)落实任务驱动,优化教学实践
教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技能 [2]。此类方式要求教师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任务,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直观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表格修饰”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对课程表进行美观和实用的修饰。教师通过融入数学领域知识内容,优化课程安排,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创意,设计符合个人审美同时便于查看的课程表,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跨学科教育融合的教育目标。
(三)优化师生互动,实现学生深度探究
教师构建高质量师生互动课堂生态,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深化理解内容。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加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入的学习体验。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一个主题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实现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例如,教师组织学生研究一个简单的控温系统,学生通过相互研究和讨论,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优化报警机制。讨论过程中,学生分享各自的想法,同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专业支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习惯和合作能力,实现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自信心。新教育理念下,STEAM 教学模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需求,对学生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束语:
教师有必要将 STEAM 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视不同教学环节之间有效配合。教师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完善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落实多样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 基于STEAM 教育视角的新课标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J]. 俏丽,2024(11):76-78.
[2] 刘芊 . 基于 STEAM 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设计及应用研究——以人工智能模块为例[D]. 江汉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