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泡工艺对建材工程用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杨梅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 100020
一、引言
在现代建材工程领域,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轻质、保温、隔音性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层、屋面找坡、路基回填等多个方面。其独特的性能优势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还能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泡沫混凝土的强度是决定其在工程中适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而发泡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泡沫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而对其强度产生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不同发泡工艺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对于优化泡沫混凝土的性能,推动其在建材工程中的更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关于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但针对不同发泡工艺对其强度影响的系统研究仍有待加强,因此,开展此项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
二、常见发泡工艺原理与特点
2.1 物理发泡工艺
物理发泡工艺是通过将发泡剂水溶液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体等胶凝材料均匀混合,经养护硬化形成泡沫混凝土。在这个过程中,发泡剂的表面活性作用使得水溶液能够形成稳定的泡沫。常见的物理发泡方法包括压缩空气发泡和高速搅拌发泡。压缩空气发泡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发泡剂溶液吹成泡沫,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但泡沫的均匀性较难控制。高速搅拌发泡则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搅拌器将发泡剂溶液打成泡沫,其优点是泡沫均匀细腻,质量较好。物理发泡工艺的特点在于发泡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泡沫形成较为直观,且对环境友好,因为不产生化学反应副产物。然而,物理发泡工艺对发泡设备的要求相对较高,且泡沫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发泡剂的性能和搅拌条件。
2.2 化学发泡工艺
化学发泡工艺是利用化学发泡剂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从而在胶凝材料浆体中形成气泡结构,最终形成泡沫混凝土。常用的化学发泡剂有铝粉、双氧水等。以铝粉为例,铝粉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在浆体中形成气泡。化学发泡工艺的优点是发泡过程较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发泡设备,且发泡剂用量相对较少。同时,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浆体中分布相对均匀,有助于形成较为均匀的气孔结构。但化学发泡工艺对反应条件较为敏感,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胶凝材料的成分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和程度,进而影响泡沫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此外,部分化学发泡剂可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某些化学发泡剂分解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
2.3 机械发泡工艺
机械发泡工艺是借助专门的机械设备,如发泡机,将发泡剂溶液通过机械方式分散成微小气泡,然后与水泥等胶凝材料混合。与物理发泡中的高速搅拌发泡类似,但机械发泡通常使用更专业的发泡设备,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发泡参数。机械发泡工艺可以通过调整设备参数,如发泡机的转速、压力等,来控制泡沫的大小、密度和均匀度。这种工艺能够生产出质量较为稳定的泡沫,并且可以根据工程需求灵活调整泡沫的性能。然而,机械发泡工艺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同时,由于设备的局限性,在大规模生产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效率问题。
三、不同发泡工艺对泡沫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设计
为了研究不同发泡工艺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实验选取物理发泡、化学发泡和机械发泡三种工艺。在物理发泡组,采用高速搅拌方式制备泡沫,控制搅拌速度、时间等参数。化学发泡组选用铝粉作为发泡剂,调整铝粉用量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机械发泡组利用专业发泡机,改变发泡机的转速和压力等参数。每组实验设置多个平行样本,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所用的水泥、水、发泡剂等原材料保持一致,并且按照相同的配合比制备泡沫混凝土试件。试件尺寸统一为标准立方体,以便进行强度测试。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抗压强度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发泡工艺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在物理发泡工艺中,当搅拌速度适中、搅拌时间合适时,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强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适中的搅拌速度和时间能够使泡沫均匀分布在浆体中,形成均匀且稳定的气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强度。若搅拌速度过快或过慢,会导致泡沫大小不均匀或破裂,影响强度。化学发泡工艺中,铝粉用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铝粉用量过少时,产生的气体量不足,气孔结构不充分,强度较低;而铝粉用量过多时,产生气体速度过快,导致气孔过大且不均匀,同样降低强度。机械发泡工艺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强度较为稳定,通过合理调整发泡机参数,能够得到均匀细小的泡沫,形成良好的气孔结构,从而获得较高强度。但当发泡机压力不稳定或转速不合理时,会影响泡沫质量,进而降低强度。
四、发泡工艺参数对泡沫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1 发泡剂用量
发泡剂用量是影响泡沫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在物理发泡和机械发泡工艺中,适量增加发泡剂用量可以产生更多的泡沫,形成更丰富的气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混凝土的轻质性能。然而,如果发泡剂用量过多,会导致泡沫过于密集,泡沫之间相互挤压破裂,破坏气孔结构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强度。在化学发泡工艺中,以铝粉为例,其用量直接决定了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量,进而影响气孔结构和强度。如前文所述,铝粉用量需严格控制在合适范围内,才能获得理想的强度。
4.2 搅拌速度与时间(物理发泡与机械发泡)
对于物理发泡和机械发泡工艺,搅拌速度和时间对泡沫混凝土强度影响显著。搅拌速度过快,虽然能使泡沫快速形成,但可能导致泡沫破裂,形成不均匀的气孔结构,降低强度。搅拌速度过慢,则泡沫难以充分形成,气孔数量不足,同样影响强度。搅拌时间也至关重要,时间过短,泡沫与胶凝材料混合不均匀,影响强度均匀性;时间过长,会使已形成的泡沫稳定性下降,导致气孔结构破坏。因此,需要根据发泡工艺和发泡剂特性,精确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以获得最佳强度。
五、结语
不同发泡工艺对建材工程用泡沫混凝土强度有着显著影响。物理发泡、化学发泡和机械发泡各有其原理、特点以及对强度的影响方式。通过实验研究可知,发泡工艺参数如发泡剂用量、搅拌速度与时间(物理发泡与机械发泡)、反应温度与时间(化学发泡)等对泡沫混凝土强度起着关键作用。在建材工程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原材料特性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发泡工艺,并精确控制工艺参数,以制备出强度满足要求的泡沫混凝土。未来,随着建材工程对泡沫混凝土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泡工艺与泡沫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开发更加优化的发泡工艺,对于推动泡沫混凝土在建材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尹文哲, 夏虹, 冉文豪, 赵纯洁, 姜莹莹. 基于信息融合和深度学习的转子复合故障诊断方法[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8.
[2] 徐镱桢 . 基于多相混合直接发泡的无机胶凝泡沫堵漏材料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D]. 中国矿业大学 , 2024.
[3] 徐海宁 . 混掺纤维改性泡沫混凝土特性研究[D]. 安徽理工大学 , 2024.
[4] 赵亚楠 . 全固废发泡混凝土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山西大学 , 2024.
[5] 韩广兴 . 不同成泡方式多孔混凝土的热传输特性与相关物理性能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