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与儿童阅读推广
缪水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幼儿园
摘要: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个人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是启蒙教育的起始阶段,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中,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图书室,加强儿童阅读推广,指导孩子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也就成了许多幼儿园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价值,以及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与儿童阅读推广策略,以期指导幼儿科学阅读,逐步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图书室建设;儿童阅读;推广
引言: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是人成长的起点,早期阅读在培养儿童健全人生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但能使儿童尽快获得更多知识,开阔眼界,启发智力,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还能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这就对建设和管理幼儿园图书室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了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与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建设幼儿个体特征和阅读需要的图书室,吸引更多幼儿阅读参与,指导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价值
(一)有助于提高幼儿阅读主动性
幼儿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的最好时期,如果把握好这个重要的时期,那么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主动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意识。培养好的阅读习惯需要特定的条件,要让儿童爱读书,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都必须首先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对此需要建设和管理幼儿园图书室。在这种环境下,幼儿会受到书本影响,并能感受到书本所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他们喜欢读书,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逐步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补充家庭阅读不足
现在市面上的少儿读物种类繁多,能够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但是其中有些装订精致的图画书售价较高,部分家庭并不愿意承担得起这部分消费,或者就家庭情况而言,部分家庭也缺乏幼儿阅读教育观念,尚未在家庭环境中建立起适合幼儿阅读的环境。设立幼儿园图书室,能够在某种意义上对家庭阅读条件的局限性和缺陷进行补充,并且相对于仅为一人或少数人购买书籍的情况而言,幼儿园图书室增加了书籍的使用率,并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资源浪费。
(三)弥补公共少儿图书馆建设不足
当前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存在资源不均衡、各地差异较大等问题,特别是少儿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最近几年,我国对儿童图书馆的建设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并且加大了投资,然而儿童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却很薄弱,这一点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扭转的[1]。在这样的背景下,设立幼儿园图书室,能够弥补公共少儿图书馆建设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开展。
二、幼儿园图书室建设与儿童阅读推广策略
(一)营造图书室环境
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既能让幼儿感受到快乐,又能让他们产生阅读的欲望,所以,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温暖舒适、书香四溢、阅读表达与交流的环境。幼儿园图书室读书气氛应体现童趣、温馨、舒服的基本准则,走进图书室,首先是墙壁上的装饰,不同于成年人图书室干净、简约、整洁的装饰,幼儿园图书室建设要做好装饰设计,比如在墙壁上粘贴孩子们爱看的动画人物图片、古典书籍的海报、有趣的绘画等等。其次,图书室颜色配置,以红色、黄色、橙色等较为温和的色调为主,并能根据儿童年龄,配备不同风格的桌椅、书袋、沙发、懒人椅、软垫等。另外,点缀几盆绿植,让孩子们在温馨舒适的环境里快乐阅读。
(二)投放阅读材料
通过投放阅读材料,可以激起儿童的言语行为愿望,促使他们在对材料的直接认知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持续地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幼儿园图书室材料布置要按照分区进行,有目标的布置,推荐使用如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投放面向儿童的图画书和幼儿诗歌、散文、科学文艺、杂志等相关的图片、阅读素材,常见的生活用品标签、标签图卡、绘本等。第二种是投放操作性书籍,比如走迷宫图书、连线图书、故事盒。第三种是投放修补类工具,比如透明胶、双面胶、订书机、小剪刀等,可用于修补书籍。此外,安装一些电子装置或者是电子书,让孩子们的各个感官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将知识延伸到家里和社会之中。
(三)添加或替换图书
幼儿园图书室材料放置,可以按照书籍种类分类,例如故事和诗歌类型的书籍放在一个区,连线和迷宫类的书籍放在一个区。各分类图书要注重添加新图书,以确保儿童能不断地、多读。其次,在选购书籍时,应注意在主题、材料、样式、功能等方面达到平衡,并应针对儿童需要,适时进行替换与调节。书籍使用频率也会对书籍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书籍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会出现掉页、脱胶等现象,也要及时进行替换和修复[2]。此外,开辟国学区,邀请孩子们穿上古代服饰,给孩子们讲解传统礼仪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阅读一些基本的中国古典典籍,能够有效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指导幼儿建立起一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四)明确图书室管理原则
首先,明确基本原则,儿童对图书室基本原则的理解和遵循是进行高效阅读的先决条件,老师应该和孩子们共同商定一些图书室语言活动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例如在借书的时候,一次只允许借一册书,当需要换书的时候,要将原来的书放回去;不要在书本上涂鸦,也不要撕碎书页;借用书到家的,必须在指定期限之内归还,且每次借阅最多不超出两本。其次,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幼儿不能脱离老师的有效引导,要在对幼儿尊敬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引导,达到培养幼儿热爱书籍、热爱阅读和热爱图书室的目的。此外,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管理,例如一次邀请一组儿童管理,下一次再由另一组接替,每周每组进行轮换,确定管理人员后要明确告知管理事项和流程,并协助儿童做好图书室管理工作。在具体管理中,各个小组内由小组长合理安排管理任务,比如整理书籍、整理图书室环境等。
(五)积极进行阅读引导
建立幼儿园图书室,引导儿童阅读推广。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应该考虑到家庭协作,让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首先要做好儿童的读书指导工作。幼儿年龄小,无法自己选择读物,老师要引导他们阅读选择,建议他们阅读一些文学、童话、美术操作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从书中了解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激发儿童对知识的好奇心,刺激儿童的阅读欲和探索欲。其次,在儿童阅读过程中,应给予一定的引导,避免儿童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老师要让幼儿明白读书的意义与目标,经常为他们安排读书的任务,提出明确的阅读目标,保证他们的读书效果。老师可以讲解书籍是怎么装帧的,如何正确地阅读和翻动书籍等。在儿童阅读完成后,要适时地与其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时刻了解儿童的读书状况、想法等。或者可以组织一些故事演讲比赛、故事情节排演,促使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书本中的故事,更好地起到早期阅读的教育作用。
结语
总之,从幼儿园阶段就重视幼儿阅读,对于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主动阅读的积极观念至关重要,对于幼儿未来学习成长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对此,幼儿园要密切关注图书室建设和管理,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图书室阅读活动,持续推动幼儿园图书室发挥出更加多样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幼儿园阅读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陶梦娇.关于幼儿园图书室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 2020(11):262.
[2]苏海燕.幼儿园图书室的建设与利用分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1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