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实践

作者

龙飞

重油高科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 401120

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的持续调整与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使群众对基层治理质量产生了更高期待。这种变化既给基层党组织带来新的考验,也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如何将党的先进性有效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地方治理现代化动能这一关键课题,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部分省份在实践过程中,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逐步深化内涵建设、拓宽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具有辨识度、凝聚力和示范效应的党建工作体系。

一、塑造鲜明党建品牌形象,凝聚组织力量新优势

为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围绕更好服务党员群众,着力强基础、补短板、抓协同、促发展,积极开展创建党建品牌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过程中,构建特色化党建品牌成为增强组织凝聚力与创新驱动力的关键途径。各级党组织宜立足区域特征与单位属性,系统整合红色文化基因、历史传承脉络及产业特色要素,通过提炼基层实践中形成的优秀党建工作法,逐步形成兼具思想深度与辨识度的品牌价值体系,让党员群众形成直观认知与情感认同,进而强化组织向心力。

具体实施层面,可依托党旗领航工程与先锋引擎计划等载体,将党组织服务功能与作风建设有机融合,重点培育具有标杆价值的先进典型,持续选拔示范效应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党员与模范集体,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效能得到实质性提升。传播维度则构建全媒体矩阵,借助短视频平台、党建云课堂等新型媒介,立体化呈现品牌建设成果,同步设置互动式宣传专栏,引导党员干部深度参与品牌创建过程。通过挖掘基层鲜活案例、讲述党员奋斗故事,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转化为具象的情感共鸣,在润物无声中筑牢思想认同根基。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保障党建创新持续深入推进

聚焦三个方向优化现有制度体系:首要任务是建立覆盖全流程的党支部工作规范,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础工作细化成可量化操作指南,通过季度性自查与交叉互评确保制度执行不断档;同步需要创新党员教育培养机制,把品牌创建目标分解为月度专题学习模块,比如每月设置品牌理念实践周,组织党员结合岗位实际开展案例研讨;还要配套建立多维激励体系,对党员参与组织生活、主题活动等情况实施积分累计,每季度公示积分排行榜并作为评优重要参考。

为确保制度真正落地见效,实施双轨推进机制。一方面成立由党委委员牵头的专项督导组,建立重点项目进度看板,对推进滞后事项实行红黄牌预警;另一方面搭建线上直通车平台,鼓励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普通党员通过匿名通道反馈制度执行难点。通过这种顶层推动 + 基层互动模式,逐步形成全员共建、责任共担的制度运行生态,使党建品牌建设真正成为党员自觉行动。

三、打造多元融合载体,拓宽创新发展路径

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的实际情况复杂多样,传统单一模式难以适应现实需求,需要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来激发创新动能。具体操作层面可重点建设三类载体:首先在社区层面打造红色驿站,将日常文化活动场所与志愿者服务平台进行功能整合,使居民参与休闲活动时能同步接受党建教育;其次针对农村地区组建田间党校,把党课教学场景转移到农业生产现场,用老乡能理解的语言讲解惠农政策,让理论学习与种植实践形成良性互动;联合机关单位、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方案,形成资源互补新格局。

在技术应用维度,重点推进智慧党建系统升级改造,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运作机制。例如建立包含在线微课堂和实时答疑区的数字化平台,有效解决流动党员的学习难题;同步搭建工作心得交流专区,通过动态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党员思想波动,为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建立党员成长档案追踪系统,对履职过程中的苗头性问题进行智能预警,辅助基层党组织制定个性化改进方案。

四、强化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夯实创新发展人才支撑

根据岗位特性建立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例如针对党支部书记群体开设领导力提升专班,邀请省委党校教授或获得省级表彰的退休党务工作者,采取情景模拟与突发事件处置沙盘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重点训练应急处突、舆情应对等复杂工作处置能力;同时开辟青年干部成长快车道,通过组建专项攻坚小组承担重点工作任务,让年轻干部在解决征地拆迁、信访调解等棘手问题时积累实战经验,例如安排参与社区矛盾调解专班,在真实案例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建立跨省域人才交流机制,定期选派业务骨干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开展为期 3-6 个月的跟岗实训,重点学习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区域化党建联建等创新做法,通过实地对比找准工作差距。健全常态化表彰激励机制,每季度开展先锋标兵评选并组织巡回宣讲,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激发队伍活力。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优选 20 名具有十年以上党务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采取 1+2 结对方式带领新入职人员参与主题党日策划、党建项目申报等具体工作,通过项目复盘、难点剖析等实战化指导,帮助新人快速掌握岗位核心技能,逐步构建老中青三代有序衔接的人才培养链条,为党建创新提供持续人才保障。

五、注重服务民生导向,实现群众满意最大化

基层党组织唯有扎根群众生活实际,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在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紧扣民生服务导向,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具体实践中可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利用便民服务大厅开设多功能综合窗口,将社保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就业信息登记等高频事项集中办理,有效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同步开通意见箱和热线电话等诉求反馈通道,对涉及物业服务、环境整治等共性需求建立专项整改清单,明确责任部门与完成时限。

针对特殊群体帮扶,建议建立空巢老人、残障人士、低保家庭等特定对象服务档案,组建由社区党员和热心居民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送医送药、家电维修等精准帮扶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与辖区企业资源,可策划实施健康知识讲座、非遗手工艺培训、社区文化节等特色项目,吸引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民生服务。随着居民切实感受到生活环境改善与服务品质提升,党建品牌逐步转化为群众心中的信任标识。

结语

总之,将党建品牌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创新的关键路径,既体现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层面,也反映在制度执行能力与综合治理水平提升。通过构建系统化制度支撑体系、培育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标杆项目、强化干部队伍专业素质培养三项举措,各级党组织在苏南地区基层社区实践中,已逐步形成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需求的工作模式。特别是在社区养老驿站建设、红色物业联盟等民生服务领域,通过将民生服务理念融入工作全链条,既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切实需求,更使基层党组织在为民服务实践中不断夯实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海乐 . 以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实践研究 [N]. 市场信息报 ,2025-05-12(014).

[2] 方琛 . 党建品牌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23):214-216.

[3] 李友英, 蒋宇航, 何山玉. 国企基层党组织党建品牌创建的路径探索—以国企高原公路建设项目基层党支部联创联建·高原堡垒党建创新为例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4,(06):205-207.

[4] 王晓东 .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提升企业基层党建质量 [J]. 中国电信业 ,2024,(0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