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策略
顾艳丽
新泰市谷里镇南佐联办小学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针对当下的教育需求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教师需要积极为学生展开大单元教学模式,以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技巧和经验。这种整体性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更加全面的认知,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让学生能够在一种活跃愉快的氛围下,参与各项教育活动。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加认可教师所开展的大单元教学模式,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英语课堂水平的提升。
1. 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尝试着将一些课外资源进行引入,以活泼有趣的学习内容辅助教学。在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大单元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三年级英语《Time to eat!》这节课时,想要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效率,教师可将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和汇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单元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将《Time to eat!》英语绘本提供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图片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健康饮食的方式方法产生一定的认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图片进行英文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为学生准备英语趣味配音等电子资源。让学生模仿影片中人物的英语发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口语水平。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书写简单的句子,如“It'stime to eat.”“It's time to sleep.”等,深化课堂主题。
2. 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构建也能够为大单元教学提供助力,教师需要根据单元主题来创设符合学生需求和能力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表达。
例如,教师在讲解《Rain or shine》这节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重点句型进行掌握。教师可以创设 “英语小镇”的情境。教师作为这个城市的向导,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之后用英语向学生提问:“What'sthe weather like?”进而让学生根据当天的天气配合回答,比如“It's sunny andcool.”之后再提问 :“What do they do in different weather?”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问答。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句式,还促进口语的进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对于新旧知识的理解,自主进行课堂总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喜爱的季节、天气进行表达,比如“I like summer. It's hot and sunny.”等,将这些内容写在卡片上,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赠送。
3. 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游戏
游戏活动的添加也能够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身边,探究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内容,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并且,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亲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英语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
例如,教师在讲解《 'Fromheadtotoe 》这节课时,教师可采取游戏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于是,教师可以和学生做“画五官”游戏。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脸,让学生依次在脸上画五官,学生在画完后大声说出五官的特点,比如“It is a big mouth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这个机会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产生深刻的记忆,并且从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选择《From Head to Toe》等绘本,并要求学生仿照着绘本内容进行绘画,以绘画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身体部位和动作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张自己的图片,画出自己的自画像,或是画出朋友的画像,之后再让学生用英语描绘出画像的特点,互相交流,增添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在玩中学英语,进而进一步深化大单元教学的落实。
结束语:
想要更好的实现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辅助教学,将一些先进的学习资源进行引入,为学生提供学习主题的直观印象。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不自觉的代入情境进行英语对话,实现大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游戏,丰富课堂内容,增添大单元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渠道,充分发挥出大单元教学在英语课堂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艳 . 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J]. 阅读 ,2025,(Z7):43-44.
[2] 范桂瑜 .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为例 [J]. 吉林教育 ,2025,(03):49-52.
[3] 吴慧玲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J]. 校园英语 ,2024,(5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