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建设研究

作者

呼凯凯 蒋未诺 邓满琪 孙庆莉

航天工程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部队调整改革持续深入、装备保障体制机制深刻变革、高新技术装备批量部署、先进技术理论创新应用,对装备保障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培养具有装备保障技术原理基础、熟悉先进装备保障技术方法的高水平专业化人才已成为部队装备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航天领域装备类型繁多,而现行的装备保障力量配置模式,也要求专业人员具备“能操作、懂保障、会维修”的多方面能力素质。军队院校作为培养航天装备保障人才的主阵地,本着“出校即上岗”“上岗即上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掌握航天装备保障基本理论、提升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能力成为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教学的重点。

1 国内外装备保障技能训练现状

1.1 外军装备保障技能训练现状

近年来,在现代装备维修保障需求的牵引和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军队均提出并开展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装备保障技能训练,用于提升部队人员装备保障能力。

(1)重视战时装备保障技能训练

战时装备保障能力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军高度重视面向战时的野战条件下装备保障技能训练。美国陆军非常注重提高装备保障受训人员在实际战场环境下以及在限定时间内,利用已有的技能、设备和修理器材进行战场修理的能力。例如美陆军轻型师靠前保障营维修连的集体训练,注重突出野战条件下战场毁伤修理、维修控制、修理备件供应保障、直接支援维修等多项保障训练内容的强度和质量要求。

(2)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训练

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提升装备保障技能训练水平,目前美军部队通过 3D 课件和网络教学为全球美军提供战场抢修培训、指导和支持,教学内容包括最新装备信息和技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仿真开发的“虚拟环境安全维修训练系统”,让F-15E 飞机维修保障人员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实践相关维修科目、内容。

(3)加速嵌入式技术的应用

传感器技术和模拟系统技术的日趋成熟加速了嵌入式技术在装备保障训练方面的应用。嵌入式技术将模拟操作模块通过信息化改造嵌入到部队列装的武器装备上,使模拟的场景与情况实时传递给操作人员,让受训人员更加身临其境,从而极大地缩小了保障训练与实装保障之间的差距。法国陆军就曾与生产“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的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展开合作,将部分“勒克莱尔”坦克增加嵌入式缺陷或故障模拟功能。

(4)完善技能训练配套资源

外军还非常注重按照实战要求完善技能训练配套资源。外军依据不同战场环境特点要求,针对未来可能遂行的作战任务,建成一批地形气候各异、任务特征明显、体系种类齐全的训练基地(中心)。外军还高度重视以训练教员为代表的训练资源的合理选配,注重选配具有实战经验的训练教员和训练大纲。

1.2 我国装备保障技能训练现状

我国的装备保障技能训练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军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以及信息化技术创新,我军在装备保障技能训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我军注重强化装备保障技能实操课程教学建设 [1]。目前,火箭军工程大学、空军工程大学 [2]、陆军装甲兵学院均将装备保障技能实操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积极开展维护保养、故障诊断、抢救抢修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段和新方法。陆军装甲兵学院针对坦克装甲装备的实战化特点,开展了相关的技术创新研究,并针对性地建立了相关课程和实训平台 [3]。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越来越多的部队、院校还将虚拟训练技术引入到装备维修保障技能训练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所设置的各种典型的虚拟环境中对武器装备进行反复“操作演练”,使受训学员对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适用性以及保障特点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4]。

2 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体系设计

军队院校肩负着培养各类军事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军事需求的变化,为了全面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体系设计应根据不同层级学员的实操能力需求与知识能力需求,梳理现有航天装备保障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设计优化相应层级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教学内容,为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体系建设奠定基础。本文按照军队院校军士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任职培训教育四个主要教育层次,探讨分析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对象特征,以及对应课程体系设计的重点。

2.1 军士教育

军士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军士群体,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根据部队的实际需求,聚焦当前航天装备保障具体实施中的具体问题。该层次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培训让学员学会具体装备的操作方法、标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军士教育中实践是学习的核心,需要结合最新的航天装备技术和实际操作需求,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实地演练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增强军士学员的设备操作熟练度和故障排除能力。还可以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和在线学习平台,帮助学员在“真实环境”之中进行实操训练。

2.2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的教学对象主要是经高考录取的本科学员,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军事人才。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应涵盖多领域的知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按照军官任职的要求,注重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装备操作技能及相关原理,还要培养学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帮助学员适应未来的岗位需要。同时考虑到本科学员未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还应鼓励学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员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院校可以与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合作,为学员提供参观见习和科研实践的机会,也可以采取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等形式,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和见解,鼓励学员开拓视野、了解科学技术前沿,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2.3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本科教育中表现优异的学员,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注重提高学员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研究性思维培养,提升学员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员在课程中发现提出当前航天装备保障中的技术技能急难点问题。对于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研究生,依托技能实操类课程实验室和教员队伍,为学员提供必要的科研实验资源和专业指导。

2.4 任职培训教育

任职培训教育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在职军官,教育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岗位要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军事人才,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注重提升学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课程应针对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任职培训教育不仅要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实操培训,还需在课程中加入前沿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案例,帮助学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在工作中应对技术挑战的能力。此外,课程还需通过团队协作实操训练提升学员组织领导、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小组时间、模拟指挥演练等形式,在实操中提升学员的管理水平,为将来的岗位任职打下坚实基础。

3 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配套条件体系建设

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配套条件体系建设应以不同层级学员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知识能力体系与课程体系为基础,按照“立足现有、着眼发展、顶层谋划、合力共建、协作共享、研教一体”的原则,着重抓好教师队伍、配套教材、实验室等配套条件体系建设,为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教学提供条件支撑。

3.1 教员队伍建设

教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员的成长和军事素养的提升。一是要注重教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应定期组织教员参加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既要包括军事理论和装备知识的更新,还要包括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邀请行业专家、科研人员、一线部队官兵等人员举办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军事科技动态和实战经验,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时俱进。二是要注重教员的实践经验积累,应定期组织教员参加军事演训活动、赴一线部队调研,通过与部队的紧密合作,了解部队在装备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增加教员的实践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三是注重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设立优秀教员评选、科研奖励等激励措施,鼓励教员在教学上不断追求卓越,同时应关注教员的职业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3.2 配套教材建设

配套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员的学习效果。一是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随着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应定期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确保其能够反映最新的装备技术和战斗理念,可以通过邀请业内专家、资深教师、一线部队官兵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和修订,确保教材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二是要注重教材形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教材,还应探索开发多样化的教材形式,比如电子教材、视频教材和在线课程等,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学员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三是要注重教材的实践指导性,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教材不仅需要讲解理论知识,还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指导,可以在教材中增加实操案例分析、实操步骤指导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装备的使用技巧。

3.3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实操类课程的主要教学场所,实验室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实践能力培养。一是要注重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根据先进技术训练要求配备相应实操实训设备,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二是引入虚拟训练系统,建立虚拟实验室,使学员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装备实操操作,提升实操能力。三是要注重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的使用规范、设备维护与保养、实验记录与评估等,确保实验室设备运行良好。四是注重实验室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尽量保证学员所学的理论内容都能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操与理论的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4 结语

本文以不同教育层次中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军队院校不同层次学员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的知识能力要求,提出相应层次航天装备保障技能实操类课程的课程设计和配套条件建设体系,为航天装备保障技术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也为其他军兵种院校技能实操类课程设计与配套条件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合, 邹刚, 于德会. 航空装备维修基本技能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J]. 教育现代化,2019, 6(72) : 225-228.

[2] 韩统, 唐上钦, 王渊.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群建设探索与实践 [J]. 大学教育, 2024,(02) : 33-36.

[3] 张新喜, 张嘉曦, 石海滨. 虚拟训练系统辅助装备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高教学刊 , 2024, 10(16) : 25-28+32.

[4] 刘涛, 杨林, 王胜科. 聚焦军事人才培养全链路的某装备课程建设创新实践 [J].大学教育 , 2024, (13) : 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