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探析
苏玛丽
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大街小学教育集团
一、引言
“双减” 政策的出台,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双减” 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要摒弃传统的 “题海战术”,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作业设计不合理
在过去,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量多、质低、形式单一等问题。大量的重复性抄写作业和机械性练习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还容易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作业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教师讲解过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和实践的时间较少,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单一
“双减” 政策实施后,课后服务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课后服务在小学语文方面,主要以作业辅导为主,缺乏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作业设计
控制作业量:严格按照 “双减” 政策要求,合理控制小学语文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 60分钟。教师要精选作业内容,避免布置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
分层设计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题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应用;拓展题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完一篇记叙文后,基础题可以是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段落;提高题可以是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拓展题可以是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续写或改写。
创新作业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还应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口头作业、实践作业、探究性作业等。口头作业可以包括朗读、背诵、讲故事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作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让学生写一篇观察日记、做一次市场调查并撰写报告等;探究性作业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意象特点及文化内涵。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更新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诗词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导入环节,要简洁明了,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重点难点内容时,要注重讲解的方法和技巧,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练习和互动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三)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学校可以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会、图书漂流、故事大王比赛等。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近期阅读的好书,讲述书中的精彩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和学习。
组织语文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不同类型的语文社团,如书法社团、写作社团、朗诵社团等。社团活动由专业教师指导,让学生在社团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写作社团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邀请作家或优秀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提供个性化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服务时间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弥补知识漏洞。同时,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双减” 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需要教师从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响应 “双减” 政策,不断努力,为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基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析 . 汪晓波 . 读写算 ,2024(19)
[2] 基于小学语文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路径探析 . 庄春红 .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2(07)
[3] 核心素养背景下落实“双减”政策的路径探析——以小学语文为例 . 刘逸 . 教师博览 ,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