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探讨

作者

丁可可

许昌龙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禹州市 461670

引言:电厂电气设备种类繁多,涵盖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高低压开关柜等一次设备和微机保护装置、自动化系统等二次设备。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机组发电、电网调度、负荷供电等各个环节,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设备的大型化、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对检修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精益化的检修管理,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成为电厂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经验,就此展开探讨。

一、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意义

(一)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电厂发电机组是电力系统的枢纽,其安全稳定运行事关电网调度和电力供应,发电机、变压器、母线等一次设备是发电、输电的核心部件,微机保护、自动化系统等二次设备则是确保机组安全可靠的“守护神”。这些设备长期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环境下运行,不可避免地存在绝缘老化、触头烧蚀、接触不良等问题,这些隐患如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引发跳闸甚至设备损毁事故,威胁电网安全,定期开展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和状态检修,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保障机组在最佳工况下运行。笔者所在电厂通过加强主变压器油色谱分析等诊断手段,及时发现高压套管局部放电等缺陷,避免了事故扩大,电气设备检修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延长电气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

电气设备价格昂贵、工艺复杂,一旦损坏,维修或更换成本高昂,开展预防性检修和状态检修,能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通过定期清扫、紧固导电部位,检查发热、放电情况,能及时发现因接触不良引起的发热隐患。例如,笔者在对10kV 高压柜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A 相母线接头温度异常偏高,经拆解检查,发现接触面有氧化发黑现象,及时更换并涂覆导电膏后,接头温度恢复正常,消除了母线烧熔、爆炸的安全隐患,延长了高压开关柜的使用寿命。

(三)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发电效率

电气设备故障是导致机组非停的重要原因,频繁启停不仅影响机组寿命,还给电网调度带来不利影响,加强检修,能显著降低电气设备故障率,提高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所在电厂通过制定设备轮检计划,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大幅降低了跳闸故障,例如针对机组频繁启停引发的发电机绝缘老化问题,及时调整检修策略,缩短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诊断周期,有效控制了故障。检修还能挖掘设备潜力、优化运行工况。

二、提升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策略

(一)优化检修计划编制与管理流程

科学编制检修计划是提高检修质量和效率的前提,检修计划要统筹兼顾设备重要程度、运行状态等因素,优先安排对系统安全、发电效率影响较大的关键设备。要合理考虑季节因素、检修资源配置等,避免“堆积木”式盲目检修,如汛期可适当简化水轮发电机的常规试验,集中力量做好绝缘诊断;冬季则要重点做好冷端设备的防冻防潮。检修计划还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可利用机组小修、技改等时机,与机务、热控专业协调,统筹安排电气设备检修,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建立检修计划动态优化机制,根据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及时优化检修内容和周期。如针对油色谱分析中乙炔升高的主变压器,可加密油中溶解气体分析频次,做好局放检测,必要时及时安排拆检处理。,还要强化检修过程管控,严格执行“五认三定”,即认人、认设备、认措施、定危险点、定质量控制点、定操作方法,规范检修人员操作行为,要加强检修现场防误专项措施落实,严防二次回路断线、压板反装等检修误操作。要强化检修工艺管理,组织编制设备检修导则和标准,规范检修工序和内容,实现检修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1]。

(二)引入状态检修与智能诊断技术

传统的时间导向检修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开展状态检修,利用在线监测手段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况,能精准指导检修决策,要积极探索状态检修新模式。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延长检修周期,降低检修成本,例如,可通过在线油色谱分析判断变压器内部故障类型和程度;利用局放检测及时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据此制定检修计划。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诊断系统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系统可实现设备状态的在线采集、智能分析,自动生成诊断报告,极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和预见性。如利用电气设备局放智能诊断系统,采集超高频、地电波等多源局放信号,经智能分析,能精确定位局放类型和严重程度,有效指导检修决策。所在电厂通过引入发电机智能诊断系统,建立转子匝间短路、定子绕组绝缘等故障诊断模型,成功避免了发电机非停事故。电厂要高度重视状态检修与智能诊断技术的创新应用,用先进技术武装检修管理,以更加经济、高效、可靠的方式保障电气设备安全[2]。

(三)加大检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力度

检修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检修队伍,当前,随着老一辈电气检修专家的退休,青年员工快速成长为检修骨干,知识结构和技能素质参差不齐,亟需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要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理论培训、现场教学、专项考核等方式,全面提升检修人员业务水平,可利用设备大修等时机,组织开展师徒结对、拜师学艺等活动,发挥老专家“传帮带”作用,要定期开展检修技能竞赛,搭建员工成长成才平台。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技术能力、工作业绩与职业发展紧密挂钩,充分调动检修人员的积极性,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既懂机电、又懂信息的高技能队伍,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检修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所在电厂与重点高校合作,每年选派优秀员工攻读电气工程硕士,其中不乏检修骨干,通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支业务精湛、技艺高超的电气检修铁军,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3]。

结语

电气设备是电厂的“心脏”,事关电力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在新形势下,电气设备检修要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计划、技术、队伍、信息化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夯实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石,检修管理要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统筹兼顾设备重要性、运行工况,精准制定状态检修策略,要主动拥抱智能诊断、大数据等新技术,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检修业务,要高度重视检修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检修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让数据多跑路,检修少跑腿。电气设备检修的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大胆探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电气检修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电力报国”的炽热情怀,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谱写电气设备检修事业的崭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田利胜 . 电厂输煤廊道电气设施火灾智能预警识别系统研究 [J]. 电气技术与经济,2025,(05): 93-95+99 .

[2] 武文泰 . 电厂干式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J]. 技术与市场,2025,32(05):123-127.

[3] 于忠义,王殿君,李常生,杨辉,李东骏 . 智能空开技术在电厂检修电源系统改造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创新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2025,(0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