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施工管理策略
陈胜野
身份证号码:370830199605267215
引言
本研究剖析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痛点,提出系统性优化策略,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制度、强化质量安全管控、优化进度安排与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质量安全风险,提升工程建设效率。
一、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1.1 土建施工管理基本概念
土建施工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对施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以实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成本目标的系统过程。其内涵涵盖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与风险管控,通过对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确保施工活动有序开展。土建施工管理以 “优质、安全、高效、经济” 为核心目标,遵循系统性原则,统筹施工全流程各环节;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提前识别并规避潜在风险;贯彻动态管理原则,依据施工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1.2 电力工程土建施工特点
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具有显著特殊性。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常涉及山区、荒漠、沼泽等特殊地形,部分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需在陡峭山体或水域中施工,对地质勘查精度、施工技术及设备适应性要求极高。与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关联,土建工程需精准预留电气设备安装孔洞、预埋件,确保尺寸、位置与设备高度匹配,若出现偏差将直接影响电气设备安装与运行稳定性。
1.3 项目管理理论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理论为土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进度管理中,关键路径法(CPM)通过分析工序逻辑关系,确定影响工期的关键线路,帮助管理者聚焦核心任务,合理调配资源,避免工期延误;甘特图则以可视化形式展示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展,便于及时发现偏差并调整。安全管理借助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理论,系统识别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等风险点,通过制定防护措施、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工程顺利推进。
二、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管理现状调查
当前,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多采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由项目经理统筹协调施工全流程。行业内普遍建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部分大型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实现进度跟踪与资源调配。在施工技术层面,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在部分电力工程中得到应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效率与精度。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体系方面,部分企业存在职责划分模糊、部门协作不畅的问题,如技术部门与施工班组沟通脱节,导致施工方案执行偏差。质量控制难题突出,隐蔽工程验收缺乏有效监管,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等问题频发。部分项目因原材料进场检验不严,使用不合格水泥、钢筋,埋下质量隐患。安全管理隐患严峻,高空作业防护措施不到位、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现象普遍等。
2.3 问题成因剖析
人员因素是主因之一,部分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土建施工管理培训,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不足。一线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安全意识淡薄。技术层面,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施工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数据深度分析与智能预警。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恶劣天气对施工进度影响显著,复杂地质条件增加施工难度。
三、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3.1 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的制度是保障顺利推进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的基本前提。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细化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相关制度。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包含原材料的质检、工序验收、质量追溯等,制定质量的奖罚机制,对质量过关的项目进行奖励,对质量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工作。
3.2 强化质量控制
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的质量是其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在土建施工前要进行全面的质量策划,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要点手册,明确每一个分项工程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措施,并且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质量要求。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加强原材料检验,建立材料供应商评价机制,对土建施工主要材料(如水泥、钢筋等)进行严格进场检验和复试,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3.3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的工作重点,开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应用 LEC 法对高处作业、深基坑施工、临时用电等危险源进行风险级别评估,编制针对性防控措施。比如对于高处作业,设置全封闭式防护网与安全绳,并使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深基坑附近设置防护栏杆与警示标识,定期检测边坡的稳定性。
3.4 优化进度管理
合理编制进度计划可以控制工程进度,保质保量地实现按时竣工交付。采用甘特图法、网络图法等进度计划编制方法,从工程特点和资源情况出发,编制出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同时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节点的工期。实行进度动态管理,根据对工程定期召开的进度协调会,确定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离的原因,进而调整工程进度资源配置或施工方案。设计变更管理,严格设计变更管理程序,对于设计变更内容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此项变更对工程建设工期的完成以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防止因设计变更产生的进度延长和成本增加的情况。
3.5 推进信息化管理
BIM 的充分运用是提高土建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借助 BIM 三维建模、施工模拟功能,在施工之前运用BIM 对施工管线进行综合排布优化,减少施工冲突;在施工期间,集成进度、成本、质量等信息,运用 BIM-5D,实行施工全过程的可视化控制。搭建智能的项目管理信息平台,整合项目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子模块。人员管理子模块运用人脸识别、定位技术,进行考勤和人员作业轨迹监控。物资管理子模块实时查询材料库存与使用情况,自动生成材料采购计划。设备管理子模块对项目施工机械进行运行过程监测以及维护提醒。
结语
电力建设工程土建施工管理优化策略,通过完善体系、强化管控、优化进度及推进信息化,有效解决了管理粗放、质量安全隐患等问题,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这些策略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保障,推动行业管理水平升级。随着智能化技术发展,需持续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电力工程建设新需求。
参考文献
[1]耿艳丽.土建施工管理在电力建设中的策略研究[J].居舍,2021,(36):160-162.
[2]刘于凯.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7,(23):120+147.
[3] 林华斌. 刍议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施工管理[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21):32-3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