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策略探析

作者

李俊

长春市九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130500

一、引言

中职音乐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瑰宝,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将民族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然而,当前中职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融入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因此,探讨中职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融合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包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如民歌、民族乐器、戏曲等。将这些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中职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掌握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蕴含着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拓宽音乐视野,丰富音乐表现形式,提高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提升音乐素养。民族文化是学生成长的文化土壤,融入民族文化的中职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中职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策略

(一)民歌采风实践:领悟民族文化的旋律密码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音乐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展民歌采风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民间,亲身体验和感受民歌的魅力。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作为采风地点,如少数民族聚居区、民间艺术之乡等。在采风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让学生对采风地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采风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当地的民歌演唱形式、歌词内容、旋律特点等,让学生亲耳聆听民间艺人的演唱,亲身感受民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与民间艺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学习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表演经验。教师要将采风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采集到的民歌进行整理和改编,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采风感受和体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民族乐器研习:触摸民族文化的音色肌理

民族乐器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民族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民族乐器的研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常见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琵琶、古筝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历史渊源、结构特点、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可以通过播放民族乐器的演奏视频、音频,让学生感受民族乐器的美妙音色和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民族乐器演奏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民族乐器的演奏艺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民族乐器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乐器进行系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引导学生通过演奏民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乐器演奏比赛、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表演能力。

(三)戏曲唱腔探究:品味民族文化的韵味精髓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戏曲唱腔是戏曲的核心要素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戏曲唱腔,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戏曲的魅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唱腔风格。可以通过播放戏曲的经典唱段、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唱腔的优美旋律和独特韵味。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戏曲的行当、脸谱、服装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戏曲的艺术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戏曲唱腔,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唱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吐字、行腔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戏曲唱腔的基本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表演活动,让学生穿上戏曲服装,戴上戏曲脸谱,进行戏曲唱段的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戏曲的魅力和乐趣。

(四)民族音乐创作:绽放民族文化的创新光彩

民族音乐创作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作思维的重要手段。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民族音乐创作,让学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调式、音阶、节奏等方面的特点,掌握民族音乐的基本创作方法。可以通过分析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它们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观察和体验民族文化,从中获取创作灵感。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民族文化元素,如民族风情、民间故事、民俗活动等,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个性的音乐作品。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创作比赛、音乐节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结语

中职音乐教学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开展民歌采风实践、民族乐器研习、戏曲唱腔探究、民族音乐创作等策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认同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将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中职音乐教学中,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庆莉 .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育的路径探究 [J]. 参花 , 2025,(09): 171-173.

[2] 张炎龙 . 中职钢琴教学中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合与传承路径探析 [J]. 中原文化与旅游 , 2024, (19): 85-87.

[3] 陈珠 . 文化自信视域下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J]. 成才之路 , 2024, (33):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