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陈静

四川省绵阳中学 621000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整本书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往往存在流于表面、缺乏深度等问题。精读理念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精读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精读理念的落实及方法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精读理念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精读整本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对经典文本中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的细致品味,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

(二)推动思维发展与提升

精读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思考和质疑,这一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整本书时,学生要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思想内涵。

(三)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精读整本书能够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艺术氛围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

(四)助力文化传承与理解

整本书阅读是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精读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

三、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精读方法

(一)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是精读的基础方法,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研读,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在阅读《老人与海》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海明威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风格,分析文中对老人桑地亚哥与大鱼搏斗过程的细节描写,如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细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老人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和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的精神内涵。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精读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动力。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之中和之后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例如,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教师可以提出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能够成功?”“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为何截然不同?” 等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阅读结束后,提出 “如果让你评价三国时期的某位人物,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是将不同的作品或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的精读方法。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更清晰地发现作品之间的异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阅读《哈姆雷特》时,可以将其与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进行比较,分析两部作品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悲剧成因等方面的异同;也可以将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版本在文字表述、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四)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文本中的观点和内容,而是以理性和怀疑的态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在阅读《西游记》时,学生可以对作品中一些情节和人物行为提出质疑,如 “孙悟空在取经前期神通广大,后期却经常求助于神仙,这是否存在矛盾?”“唐僧多次误解孙悟空,其行为是否合理?”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精读教学实践路径

(一)精心选择阅读书目

教师应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合精读的整本书目。所选书目既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例如,可以选择《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还能够引发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

(二)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在确定阅读书目后,教师要制定详细、合理的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应包括阅读的时间安排、阅读进度、精读重点等内容。例如,对于一部长篇小说,可

以将其分为若干个阅读阶段,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调整阅读计划,确保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多样化的精读教学活动

课堂精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整本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例如,在讲解《呐喊》时,教师可以选取《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具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互相启发和学习。例如,在阅读《巴黎圣母院》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 “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这一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写作训练:结合整本书阅读开展写作训练,如写读后感、书评、人物传记等。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阅读收获和思考转化为文字表达,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简·爱》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简·爱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四)加强阅读指导与评价

教师要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给予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当学生在精读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文本等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阅读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精读理念的落实和精读方法的运用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充分认识精读的重要性,精心选择阅读书目,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开展多样化的精读教学活动,并加强阅读指导与评价。通过这些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学增 . 高中语文整本书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以《乡土中国》为例[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6):75-77.

[2] 陈志萍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J]. 高考 ,2025,(12):153-156.

[3] 蒲美玲 .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D]. 宁夏师范学院 ,2020.DOI:10.27842/d.cnki.gnxsf.2020.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