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幼儿园至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构与实施策略
黄海燕
襄阳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一、引言
儿童从幼儿园过渡至小学阶段,是其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发展转折期。在此阶段,儿童需完成从游戏化学习向系统化学习的转变,而阅读素养作为语言能力、认知发展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要素,对儿童适应小学教育环境、奠定终身学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幼小教育衔接存在课程内容断层、教学方法差异显著等问题,导致儿童在阅读能力发展上出现阶段性割裂。构建以阅读素养培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是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幼儿园至小学教育衔接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育现状
在现行教育体系下,幼儿园教育遵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注重儿童在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均衡发展;小学教育则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为核心,侧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系统传授。这种教育理念与实施方式的差异,使得儿童在进入小学后需面临学习模式的剧烈转变。
(二)存在问题
1. 课程内容衔接不足
通过对某地区 10 所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对比分析发现,幼儿园阅读活动以绘本故事为主,涉及的词汇量约为 800-1200 个,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要求掌握的识字量达 1600 个,且阅读文本篇幅与难度显著提升。这种知识梯度的跳跃性增长,导致儿童在阅读能力发展上难以实现自然过渡。
2. 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经课堂观察研究表明,幼儿园课堂中游戏化教学占比达 78% ,而小学课堂中讲授式教学占比高达 65% 。教学方法的骤然转变,使得部分儿童出现学习适应困难,据调查,约 32% 的小学新生在入学初期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3. 阅读素养培养缺乏连贯性
当前幼小阅读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幼儿园阶段阅读活动多以兴趣激发为主,缺乏系统的能力培养目标;小学阶段则侧重阅读技巧训练,忽视阅读兴趣的持续维护。这种培养方式的断层,阻碍了儿童阅读素养的连贯性发展。
三、实施策略
(一)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
联合师范院校与教育研究机构,开发涵盖阅读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内容的培训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幼小教师参加培训,提升其阅读教学专业能力。同时,成立幼小教师联合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案例研讨等活动。通过共同制定阅读课程标准、设计衔接课程等方式,促进幼小教师对阅读教学目标与方法的共识,实现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有效衔接。( 二)教学模式创新
1. 情境化阅读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知识构建离不开具体情境与实践体验。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可将这一理论融入文本解读,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文本的认知。以《曹冲称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实验活动,引导幼儿模拟称象过程。利用大塑料盆模拟小船,用积木代替石块,将毛绒玩具大象作为实验对象,让幼儿分组合作,按照故事中的步骤进行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幼儿能够直观地感受曹冲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理解等量替换的原理。这种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操作,不仅有助于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索欲望。通过动手操作与合作互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2. 项目式阅读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项目任务驱动阅读教学通过创设真实情境,以主题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实践。在 " 家乡文化探秘" 主题项目中,教师依据儿童认知特点,将家乡文化解构为传统美食、民间艺术、历史建筑等具象化子课题,组织学生系统阅读绘本、地方风物志、影像资料等多元文本。过程中,学生通过图文观察、角色扮演、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家乡文化的内涵;运用符号表征、故事创编等形式,将阅读所得转化为立体认知。最终以手偶剧展演、主题绘本创作、文化地图绘制等多样化成果,构建起 " 输入 —探究 — 输出" 的完整学习链条。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单向传输局限,将语言学习、社会认知、审美创造等目标有机融合,在培养儿童文本理解能力的同时,促进观察分析、合作表达等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阅读教学从知识传递向能力建构的范式转型。
(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为优化儿童阅读生态,可从家校协同与社会资源整合两方面发力。在深化家校合作层面,依托家长学校、亲子阅读工作坊等载体,系统指导家长掌握科学阅读方法,助力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同时搭建常态化家校阅读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分享优质阅读资源、交流学生阅读动态,构建家校共育的紧密联结,形成教育合力。
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方面,积极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开展 “阅读进校园”“图书漂流” 等特色活动,将丰富的阅读资源引入校园。此外,充分利用数字阅读平台的优势,拓宽阅读资源获取渠道,打破时空限制,为儿童打造多元、立体的阅读学习环境,全方位激发阅读兴趣与潜能。
四、结论
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幼儿园至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构,是解决幼小教育衔接问题、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实现儿童阅读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峦 . 谈谈阅读教学的深化与拓展 [J]. 小学语文教学,2011 (10): 4 - 7.
[2] 黄瑾 . 幼小衔接中的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 [J]. 学前教育研究,2020 (05):78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