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探讨
郭继华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225109
2022 年版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注重课堂互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师生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基础形式。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可以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明确的思路、为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题目指明方向,最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高效性。根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要想实现有效师生互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互动观念,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流;然后要创设生动情境,激活学生的互动热情,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条件。最后要灵活利用现代技术,积极拓展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在有效互动的支持之下认真思考问题、深度理解知识、持续发展核心素养[1]。
一、树立正确互动观念,以平等为前提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视域下,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认同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互动观念,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对话,将平等作为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互相交流、探讨问题、交换思想的基本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树立平等关系思想,以平等的师友形象提出问题,而不再以权威、威严的师长形象提出问题。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真正调动学生的交流互动积极性,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与不解,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新的想法,实现有效互动。
比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有理数”课堂上,教师要想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就要先树立平等、友好交流的互动观念。教师先提出自己的疑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有理数这个概念吗?以往我们只学过整数、分数、小数,那么有理数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纷纷表示:“并不清楚”,也有学生对“有理数”这个概念进行猜测,表示:“老师,我猜测有理数是一个范围,是包含了我们学习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的一个概念,而从有理’两个字,我认为应当是具有某种规律的意思。”教师表示:“那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一起研究一下有理数这个概念,看看这位同学猜测是否正确吧。”可见,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站在同样的“未知知识”的视角下,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生成、概念归纳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堂学生的协调。
二、创建生动情境,激活师生互动热情
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一个有趣的“背景”。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活学生的互动热情,也可以为不断开展师生互动提供一个“锚点”,让师生之间“有话可谈”,从而实现有效互动[2]。
比如,九年级上学期的“随机事件与概率”这节课教学中,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师生互动推进课堂教学深度,指引学生自主探索概率这个概念,就根据本节课内容创设情境,作为师生互动的“锚点”。教师引入冬运会“花样滑冰”事件作为情境基本背景,创设情境:“我们学校将派遣一名小记者到冬运会现场,但是小明与小王都想去,你认为应当如何选择这个人呢?”在这一情境之下,教师与学生围绕“如何在小明与小王之间选择更公平”展开一系列互动。一名学生表示:“我认为可以抓阄确定人选”,而教师提出,也可以采用“石头剪刀布”等方法。为了证明各种方法的可行性,师生双方设计了“抓阄实验”“石头剪刀布实验”,做出假设:“小明与小王,被选中的情况大致相等。”之后,教师与学生们开始了一系列操作。为了提升实验的量化水平,教师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每次“抓阄结果”“石头剪刀布结果”,利用希沃白板的可视化功能对比这两种方式下小明与小王被选中的命中率,得出结论:“猜测是正确的,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他们被选中的命中率一人一半”之后,教师围绕情境再次提出假设:“那加入小红也想去呢?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人,他们三人的被选中的情况如何呢?”情境之下,师生双方开始新一轮互动,围绕情境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假设与验证,逐步推导出“概率”这个概念。
结语:综上所述,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同时为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究数学问题提供指引。本文提出的三项互动实施策略,核心是由教师落实正确互动观念,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发起互动,引导学生在生动情境之下反馈与思考,稳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效率,助力学生课堂学习与探索。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建议教师灵活运用互动策略,尽可能探索出更多新颖的互动形式,以互动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为学生提示问题思路,支持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郭冬妮 . 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J]. 智力 ,2023,(34):36-39.
[2] 邢伯岭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透析与策略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1,(2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