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设计与实施

作者

韩赛楠 王云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机关幼儿园 4414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竹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独特的技艺魅力和文化内涵。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幼儿园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传承非遗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旨在激发幼儿对竹编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一、智能辅助教学,激发幼儿兴趣

在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中,智能辅助教学是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幼儿兴趣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竹编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和方法。首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竹编教学软件。该软件可以集成竹编技艺的讲解、演示和互动练习等功能,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竹编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幼儿可以在软件中进行模拟操作,反复练习直至掌握编织方法。同时,软件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智能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实现个性化教学。其次,结合智能穿戴设备,实现竹编教学的实时互动。幼儿可以佩戴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等设备,与教师或其他幼儿进行实时互动。在编织过程中,设备可以记录幼儿的操作数据,如编织速度、力度等,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设备与其他幼儿进行竞赛或合作,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再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竹编文化的普及教育。通过智能音箱、智能屏幕等设备,在幼儿园内播放竹编文化的相关音频和视频内容,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竹编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竹编文化的主题活动,如竹编故事会、竹编创意大赛等,激发幼儿对竹编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虚拟现实体验,深化文化认知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为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提供了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竹编文化的魅力,深化对竹编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首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竹编文化的虚拟展馆。在虚拟展馆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浏览各种竹编制品,了解其制作过程和技艺特点。通过虚拟导览员的讲解和演示,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竹编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同时,虚拟展馆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智能推荐相关的竹编制品和展览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其次,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竹编技艺的虚拟实训。在虚拟实训中,幼儿可以佩戴 VR 头盔等设备,进入虚拟的竹编制作场景。通过手势识别等技术手段,幼儿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竹编制作操作,感受竹篾的质感和编织的节奏。虚拟实训不仅可以提供逼真的操作体验,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操作数据进行实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掌握竹编技艺的要领。再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竹编文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在互动体验活动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或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通过虚拟场景中的合作或竞赛等形式,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竹编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互动体验活动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推荐和个性化服务,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智能推荐平台,拓宽传承渠道

智能推荐平台是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能推荐平台,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拓宽竹编非遗文化的传承渠道。首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竹编文化的智能推荐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记录、兴趣爱好等数据,智能推荐相关的竹编制品、展览内容和学习资源。通过智能推荐系统,幼儿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结合智能推荐平台开展竹编文化的在线教育活动。通过在线平台,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竹编技艺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视频和互动练习等内容,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在线平台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辅导和个性化服务,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竹编技艺的要领。再者,利用智能推荐平台开展竹编文化的社区交流活动。在社区交流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或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通过分享自己的竹编作品和学习心得,幼儿可以增进对竹编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社区交流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匹配和推荐服务,帮助幼儿找到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和导师。

综上所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幼儿园竹编非遗文化传承项目,通过智能辅助教学、虚拟现实体验以及智能推荐平台等对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幼儿对竹编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深化了其对竹编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拓宽了竹编非遗文化的传承渠道。项目实施不仅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月芳 , 赵仁璧 . 非遗项目有效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德育养成体系建设与实践——以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为例 [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 2024, 22

(06): 90-94.

[2] 宋健 . 课程思政视域下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学前艺术教育策略 [J]. 甘肃高师学报 , 2024, 29 (06): 126-130.

[3] 李晶 .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渗透非遗文化元素的价值——以“室内环创”为例 [J]. 亚太教育 , 2024, (22):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