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

作者

刘婷婷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一、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一体化的内在关联

(一)教学评一体化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四个维度,作为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具有实践性和内隐性,难以通过传统的试卷测试进行全面衡量。这就需要教育者以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各项实践中培养与考察学生核心素养,保障育人目标的贯彻落实。写作教学评一体化正是通过将评价贯穿于写作任务的分析、构思、起草、修改、编辑等全过程,及时诊断学生在逻辑思维、文化理解、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提供精准的支架和反馈,引导素养的逐步形成。

(二)核心素养为教学评一体化提供了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一”指的是目标统一的“一”,是教学、学习、评价全过程方法运用的根本目的和依据,它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不论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评价的制定,都需要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展开。以英语学科写作教学为例,核心素养强调教学过程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写作任务设计应重视中外文化对比内容的融入,在写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评价层面则需关注文章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综合评估学生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使英语写作“为何教”、“为何评”有了清晰的归宿。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的现状审视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一是实现了理念认知的初步确立,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对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与“核心素养”等概念性的认知已经十分清楚,教师们普遍认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育理念,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评价体系,致力于改变传统一考定乾坤的单一化评价模式。二是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趋于多元,过程性评价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引入了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模式,不仅丰富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尝试运用评价量表是评价标准更加透明清晰。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目标分离,教、学、评缺乏统一的目标指向。例如,教学过程强调固定句式、单词、语法等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育;学生写作学习多为模仿式过程,缺乏学科素养的培育;评价标准过度聚焦时态、语法、拼写等语言形式层面的准确性而忽略了文化内涵、思维逻辑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关注,这就使得教学评一体化模式表面相关、内在脱节。二是过程性评价,实施浅表化。部分教师存在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思维,未能贯彻落实过程性评价方式;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浅表性问题,例如,收集草稿仅用于简单的了解,缺乏基于草稿的实质性、发展性反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往往存在滞后性,其及时诊断与调节功能未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得核心素养的发展沦为空谈。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目标引领,设计素养本位的写作单元

立足核心素养的英语写作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需要教师从整体单元出发,按照核心素养构成要素进行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例如,教学“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单元时,需确定本次写作的核心目标:围绕环境保护主题,面向社会公众撰写一篇证据充足、逻辑清晰的倡议信,文中要有自己对绿色发展观的理解,撰写过程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从书中搜集信息,但需保证全过程的独立撰写。作文撰写完成之后,所有的评价设计和学习活动都应围绕思维品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展开,确保教学评同向同行。

(二)深化过程指导,嵌入持续性的评价活动

教学评价并非独立于教学之外的另一种活动,而是应当紧紧围绕教学全过程的及时诊断与反馈,因此,需要在英语写作教学的全过程深度嵌入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评一体化落实落地。例如,在正式的写作之前,学生和小组合作进行提纲分享、头脑风暴,教师对学生思路的开阔性表现进行评价;写作起草环节,教师巡回指导,进行形成性评价;在文章修改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表,让学生在量表的支持下自评和同学互评,旨在激发学生反思和及时纠正的行为,这一过程能够使评价成为推动写作进程、优化学习效果的连续链条。

(三)丰富评价主体与工具,提升学生元认知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但“核心素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结构化的评价工具——分析性评分量表,帮助学生将核心素养分解为可测量、可观察的具体指标,进而在量表支持中实现自我反思与评价他人。

(四)优化反馈机制,注重交流与改进

在学生上交的作业本中,批改是传统英语写作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该方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对此必须改变单一的书面反馈形式,通过引入“反馈会议”“面批”等互动形式提高作业反馈的效率,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反馈的内容也有讲究,要具有建设性和具体性,不仅要指出学生存在的语法、词汇错误,更要告知下一步该如何操作,要善于评价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不断完善与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涵盖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维度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离不开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它能够将教学评价贯穿于学生英语写作全过程,对学生的文化理解、情感态度和逻辑思维进行及时诊断,从而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反馈支架,引导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当前教学评一体化实践已初步启动,但仍存在反馈低效、评价浅表、目标分离等现实困境,需要英语教师深入探索与改进,本文提出的几个对策可供教师参考,期待能够真正构建起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评协同共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新样态,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 崔红娜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 [J]. 高考 , 2024, (34): 102-104.

[2] 陈静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写作反馈方式改进实践研究[J]. 校园英语 , 2024, (35): 61-63.

[3] 程萍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多元评价教学研究 [D].东华理工大学 , 2023.

[4] 杨嘉云 , 任芳 , 杨丽媛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设计与反思 [J]. 中小学教材教学 , 2023, (05): 57-60.

作者简介: 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写作“教- 学- 评”一体化策略研究》(课题编号:SZUGKYY202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