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音远播路径探索

作者

蔡振华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传播力较为广泛、影响力较大的侨刊乡讯类报纸,《山东侨报》近年来积极开拓创新,突出侨的特色,拓展宣传渠道,不断探索传递乡音、凝侨聚力的方法路径,在推动媒体融合、持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作了一些有效探索。

作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新闻现象和文化形式,《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将侨刊乡讯解释为 :“中国侨乡地区面向海外乡亲的群众性报刊”。据考证,我国侨刊乡讯距今已有 100 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09 年 1月15 日创办的《新宁杂志》。[1]

100 多年来,侨刊乡讯出版发行的历史进程,凝聚着大量媒体从业者的智慧与汗水,通过对侨乡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和对祖国发展情况的持续报道,形成了备受侨胞喜爱、充满温度和热情的“家书风格”,成为承载侨胞乡愁、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侨文化的重要平台。

在新时代,全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党和国家的对外传播需求更高,《山东侨报》社面对新业态和新技术的更新迭代,充分融合内容优势、读者优势、资源优势办好侨报,着力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平台,努力提升其对外传播力,探索出一条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山东侨报》“路径”。

一、创新内容,加强重大主题对外宣传

侨刊乡讯既是密切联系海内外侨胞的窗口,也是开展对外宣传报道的重要阵地,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对外传播是侨刊乡讯的重要职能之一。

近年来,《山东侨报》充分发挥自身内容优势,从侨报的受众群体诉求入手,抓住重要会议、重大历史纪念日、主要领导人活动、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等宣传契机,探索确立了以重大主题宣传为主的内容方向,面向海内外侨胞全面、深入、持续报道重大国是,形成多个系列作品。为做好此项重点工作,保证和提升报纸内容质量,《山东侨报》社还从自身队伍建设出发,打造了一支高水平记者编辑队伍,定期组织报社记者、编辑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政策和文件精神;坚持每月召开组稿会,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梳理总结前期经验做法,研究下一步刊稿方向和主要内容。例如,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山东侨报》社提前谋划,制定了系统的宣传计划和详细的实施方案,围绕喜迎二十大、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开设了宣传专栏;创新策划喜迎二十大“侨”见沿黄新貌系列报道,通过沿黄九市侨界代表人士的视角,讲述“侨”见山东故事,展现山东沿黄新貌,彰显“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事业中的齐鲁担当;策划推出喜迎二十大侨企故事汇系列宣传报道,选取亚太森博、德迈国际等代表性强的在鲁侨资企业,深度挖掘企业成长故事,展现企业发展成果,宣传山东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及时做好对党的二十大开幕式、二十届一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的宣传报道工作,扩大了影响、营造了声势、提高了质效。

二、创新形式,打造侨务外宣知名品牌

侨刊乡讯的主要受众是旅居海外的中华儿女,思乡和寻根是他们共同的情感诉求。因此,侨刊乡讯需要在新时代发挥好维系情感纽带、强化情感共鸣的作用,在为海外游子送去情感慰藉的同时,借由海外游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做好统战侨务工作,加强对侨胞、侨企和侨社团的宣传推介,一直是《山东侨报》的显著特色和靓丽品牌。近年来,《山东侨报》社以情感纽带架起沟通桥梁,以家书家信链接合作纽带,创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走出去”即深入到基层侨界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心声,挖掘侨胞故事,反映基层诉求,擦亮“侨”的品牌,弘扬“侨”的精神;“引进来”即打造“孔子故乡 中国山东”外宣品牌,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形象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倾心书写齐鲁大地的风华正茂,倾情展现各族儿女的精神风貌,倾力展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的昂扬风采,让山东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好故事更加生动、好声音更加响亮,为山东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汇聚强大正能量。

在具体实施层面,《山东侨报》社坚持抓好采访工作,广泛采访侨界人士,推出一系列具有侨的特色的原创性稿件;持续做好“大美山东”“齐鲁风情”等特色栏目,积极宣传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就,通过政策宣传,引导广大海外侨胞来鲁投资兴业、参与家乡发展建设;做好“好品山东”“风味齐鲁”“山东那些事儿”等栏目,让广大侨胞更直观地感受家乡人、家乡味、家乡事,塑造可亲可爱可敬的山东形象,有效提升山东海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宣介齐鲁文化,持续做好“文旅山东”“非遗传承”“文史佳话”等专栏,深入挖掘山东文化资源、全面展示山东文化底蕴,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侨心,增进广大侨胞对祖(籍)国和家乡的感情及向心力,同时进一步提升外国民众来山东考察投资、旅游观光的兴趣。

三、创新平台,打造对外传播新高地

面对传播技术的革新和国内外传播形势的变化,《山东侨报》社立足侨务资源优势,强化技术支撑,开拓全媒体传播矩阵。

一方面,充分利用自身新媒体阵地,形成全媒体传播合力。《山东侨报》社除拥有纸质报这一平台外,还开设了《山东侨报》数字报和手机报,在国侨办“侨宝”APP 上设立了山东侨报版块。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因疫情防控需要,《山东侨报》纸质版曾暂时停止印刷,主要通过数字报、手机报、山东省侨办门户网站等平台开展防疫抗疫宣传报道。《山东侨报》纸质版恢复印刷后,报社及时开设了“热点聚焦”专栏,相关稿件向国侨办“侨宝”APP 推送。报社在省侨办门户网站上开设的“四海同心 携手战‘疫’”信息服务平台,旨在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远程医疗咨询等惠侨服务,实现了与国务院侨办门户网站及中国侨网的链接互动,起到了宣传防疫政策、服务侨界群众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强化业界交流合作,扩大海外受众面。在传统媒体普遍受到新媒体冲击的情况下,“抱团发展”成为目前海外华文媒体的普遍选择。在此方面,《山东侨报》社在本世纪初就进行了探索实践,经过 20 多年的积累,目前,与《山东侨报》社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海外华文媒体有50 余家,报社间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发稿、交流互动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为拓展受众覆盖面,2022 年,《山东侨报》社还开展了“宣传平台 +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助力山东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展示山东乡村振兴战略成果。2023 年以来,不断深化与海外侨社、华文媒体交流合作,采取个性定制、精准投放等方式,推动实现《山东侨报》在英国、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等 10余个国家落地,实现数字报在海外友媒网站、海外侨社团微信公众号及Facebook 社交平台等海外新媒体同步更新,新增受众300 余万人,为“让世界了解山东、让山东走向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结语

新的时代,《山东侨报》社只有充分发挥功能价值、地域特征和乡土情怀等优势,突出统战侨务特色,不断创新外宣工作方式和路径,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和平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才能实现新的更大的作为,为传播乡愁、凝聚乡情发挥更大作用。

[1] 尚光一. 文化产业视域中的福建侨刊乡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第 5 卷第 3 期 2015 年 6 月

作者简介:

蔡振华,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山东侨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研究方向:侨务外宣、涉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