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双减” 背景与核心素养导向小学语文高年段多元化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杨锦玲
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 )政策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 双减 " 政策的目标是减少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辅导压力,推动教育重心回到培养人基本任务上,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全面提升。《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表示,语文教学需要通过主题和项目导向的作业来提升学习的实践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和创新等核心素养。因此,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需要改革。
(二)小学高年段语文作业现存困境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作业情况开展调查后发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作业中存在若干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据 XX 小学 2025 年作业调查,高年级语文作业形式集中在抄写、练习册等重复任务占比 78%。此类单调作业难引起学生兴趣,62% 受访者称语文作业 “乏味且无意义”,多应付完成。机械性作业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贡献不足 30%,虽强化基础,但于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成效微,与新课标要求相悖,不利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长远发展。故探讨多样化作业设计具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二、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框架
通过深入分析政策和全面理解学生情况,我们构筑了一个以“基础作业趣味化、实践作业情境化、探究作业主题化、分层作业个性化”为核心的“四维一体”作业设计架构(如图 1所示),从多个角度提升作业质量和教学效果。

图1:“四位一体”作业设计架构
(一)基础作业趣味化:夯实根基,激发兴趣
基础作业是学生理解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然而传统的形式常常显得单调无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转变为具有游戏性质的任务。在“生字书法晋级赛”中,我们设立了五个等级,它们依次为“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王者”,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书写评价标准。(如表1 所示)

要达到王者段位,学生在完成生字书写作业后,首先由小组成员根据标准进行初步评估,随后由教师进行复评,达到要求的标准后便可以晋级。为了增添仪式感,学校每月都会举行一次“晋级表彰会”,为晋级的同学颁发专门设计的“书法小达人”徽章。
设计了一个名为“错题诊疗室”的活动,学生被分为多个小组担任“小医生”,彼此检查作业中的病句并进行诊断。每个“小医生”必须找出问题所在(例如成分缺失或组合不当),并提供改进建议(如表 2 所示)。在小组交流与讨论后,老师总结了常见的语法错误,并设计成趣味漫画卡片。例如,将“缺少主语”比喻成“迷路的主人公”,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班级学生在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正确率从 55% 提高到了 85%. 。与此同时,他们在协作学习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方面也得到了培养。
错题诊断记录表

)实践作业情境化:链接生活,学以致用
表2:错题诊断记录表
语言来源于生活,因此实践作业的设计应该与单元主题紧密联系。要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
以六年级上册“绘制参观路线图”和“介绍旅游景点”为例,设计一个实践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方位介词和描述性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绘制一幅参观路线图,并附上详细的景点介绍。学生需要实地考察当地的某个旅游景点,记录下景点的特色、历史背景以及参观路线等信息。通过这一实践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方位介词和描述性词汇,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探究作业主题化:问题驱动,深度思维
探究性的作业可形成主题化,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探寻解决方案,扩充知识面的同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深度思维。在这个过程,要先提出问题,再组建团队,设计探究计划、接着开展小组分工研究,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成果。
表1:生字书法晋级赛评价标准

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汉字真有趣”综合性学习项目中,设计小组合作完成汉字演变的调查报告。老师提出核心问题:如 “汉字从甲骨文到楷书经历了哪些历史演变阶段?什么因素影响了汉字形态的变迁?” ,引导学生聚焦演变脉络,关联社会文化。学生组建探究团队,分工为资料搜集员、案例分析员、报告撰写和成果汇报员。整个研究过程以问题驱动小组合作,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形成形式多样的研究报告(如图 3 所示)。这作业的设计既落实汉字文化认知,又培养学生 “搜集 - 分析 - 创造 - 传播” 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图3:学生小组形成《关于汉字演变》的调查研究报告

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遇见鲁迅”的主题单元中,老师设计了以“探寻鲁迅”为主题的探究作业,设定核心问题“鲁迅先生的哪些人生经历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又如何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让学生以鲁迅的作品为线索,探究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迁。学生通过分组合作,从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究,收集并整理信息,编辑成一本本《鲁迅小报》(如图 4 所示)。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后,小组编辑展示了他们的探究成果。这一作业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图4:学生小组作品《鲁迅小报》示例

(四)分层作业个性化:因材施教,动态发展
学生在基础知识、技能和兴趣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来满足他们的个别需求。ABC 分级方法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作业的目标和内容分为三个层级。
在分层任务中,设计一种灵活的评估方法。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每月对小测验和作业进行综合评估,借此调整作业的难易度和层次。或者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分别布置 ABC三等级的选做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能做的题目完成作业。这样的层次化作业帮助每位学生在合适的难度下进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实践成效
笔者所在班级进行多元化语文作业设计后,学生对语文作业兴趣显著增强,学生作业主动完成率大有提供,特别是更多学生在完成基本作业后,转战探究实践作业,班级学生语文素养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月芬. 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