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ync》中的解构主义音乐探析
常凯炫
新疆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引言:
坂本龙一,这位日本著名音乐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他将古典音乐与现代电子乐相结合创作出大量独树一帜并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而解构主义,这一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法国的哲学和文化理论,主张通过分析和解构揭示事物的内在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在音乐领域,解构主义也推翻了传统音乐的常规,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坂本龙一在《Async》这张专辑中的创作,就是这一理论在音乐上的生动体现。这张专辑跨越了电子音乐、环境音乐和古典音乐等多个领域,将实验性和前卫性融为一体,通过解构和重组音乐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Async》专辑中的解构主义元素,并分析坂本龙一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法打破传统音乐的常规,创造出独特的音乐体验。
一、什么是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一种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法国的哲学与文化理论,它主张去中心化和对传统结构的挑战,以此揭示隐藏在显明文本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构主义的提出者雅克·德里达强调,任何文本都含有不稳定的意义和内在矛盾,而这些意义和矛盾可以通过解构的过程得以显现。
在音乐领域,解构主义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20 世纪末,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解构主义开始渗透到音乐创作之中,挑战传统音乐结构、和声以及旋律的规范。在解构主义的影响下,音乐家开始尝试打破乐曲的传统形式,通过不规则的节奏、非线性的结构以及对和声的重新解读,探索音乐的新可能。解构主义音乐往往不再追求和声系统的传统标准,而是利用不协和音、异样节奏以及不遵循常规乐章结构的方式,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这种风格的音乐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观念的表达,挑战听众对音乐的既定认知,鼓励人们去发现和创造音乐的新意义。
解构主义在音乐中的应用也通常伴随着对传统乐器的新解释和电子音乐技术的运用,这些新元素的引入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表达的边界。音乐家们利用电子合成器、现场录音以及各种非传统乐器,探索在传统音乐体系之外的声音效果。
在演绎方面,解构主义音乐常常强调即兴创作,每一次演出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音乐家们在没有严格既定乐谱的约束下,依据当下的感觉和环境互动,创造出即时且独特的音乐。听众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再是被动接收者,而是积极参与到音乐解读中,每个人的体验和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
总的来说,解构主义为音乐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它推动了音乐从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向更开放、更富有实验性的方向发展。通过解构与重构,音乐家们不断探索声音的新领域,为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贡献了无限可能。
二、坂本龙一的音乐创作风格
坂本龙一,作为一位界内外皆知的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其音乐作品的风格几乎涵盖了当代音乐的各个领域。作为一个音乐探索者 , 结合他早期崇尚德彪西,巴赫,以及大学时主修电子音乐的经历,使他不仅仅满足于在一个固定的音乐范畴中创作,而是将电子音乐的未来感、环境音乐的空灵感与古典音乐的严谨感相融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音乐新境界。26 岁时跟细野晴臣,高桥幸宏组建了“YMO”乐队,本人与乐队一起火遍全球。之后逐渐转型为电影配乐人,并因《末代皇帝》拿下了奥斯卡、格莱美等最佳原创配乐奖。
坂本龙一的音乐,常常是从实验性的角度出发,他善于运用最新的电子音乐技术和设备,将传统乐器的声音进行重新编排和混音,使其产生全新的声音效果。在他的音乐中,可以听到电子合成器产生的细腻质感、计算机编程的精确节拍,以及传统乐器如钢琴、弦乐和管乐的经典旋律。他将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对话,从而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边界。
在《Async》这张专辑中,坂本龙一运用解构主义风格,使曲目呈现出流动性与即兴性,探索音乐语言的新可能。曲目旋律、节奏和和声的断裂与重叠,体现了音乐本质的对话。当时刚抗癌成功的坂本龙一在音乐时间感的重新理解中加入了生与死,人与自然的思考,使音乐流露出超越时间的永恒感。他的音乐创作充满对声音的敏感和对音乐形态的深思,通过音乐触摸人心深处的情感和记忆。《Async》是坂本龙一音乐哲学的展现,也是他音乐生涯的一次大胆实验和探索,展现了他对音乐无限可能性的探求和期许。
三、《Async》专辑的解构主义元素
在坂本龙一的《Async》专辑中,解构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是贯穿始终的创作哲学。“Async”,取自”asynchronous”, 即异步,程序术语。人为创作出的音乐与大自然本身的音乐本身就是相冲突的,于是当两者合二为一时,也就产生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异步”。全专展示了坂本龙一对生与死,人与自然,文化等思考。
解构主义在这张专辑中的体现还包括对音乐元素的创新运用。坂本龙一不满足于传统音乐元素的常规使用,运用现代录音技术捕捉和重现了例如石头、雨声、武汉制造的吊钹等“非常规乐器”的声音。再加上他把合成器的音色变化运用到极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声音。这些声音时而清晰如晶莹的水滴,时而扭曲如远古的风,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这种将自然声音与电子音乐融合的尝试,使得《Async》专辑中的音乐既有现代科技的冷冽感,又有自然界的温暖和生命力。
在节奏上,坂本龙一抛弃了传统的固定节拍,转而采用非线性的、不规则的节奏结构。这些节奏有时会突然中断,有时会缓慢累积,大量的留白给人一种时间流动感的错觉,使听众的时间感受变得模糊。
和声的处理上,坂本龙一同样进行了大胆的实验。他不满足于传统和声的和谐美,而是在和声中加入了不协和的元素,通过解构和声的传统规则,再重组成全新的和声结构。这些和声结构在听觉上既熟悉又陌生,既有规律又显混乱,给人一种混沌初开的音乐感觉。这也是正是解构主义音乐的重要特征之更为深入地,坂本龙一也解构了这张专辑中的音乐叙事。传统的音乐叙事往往沿着一条线性的道路发展,但在这张专辑中,叙事被打破,曲目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也没有清晰的起止点。每个音符、每个旋律仿佛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它们在专辑中自由地流动和转换,给听众带来了一种开放式的解读空间。
最后,坂本龙一在专辑中也大胆运用了沉默和空间。沉默不再是音乐的间断,而是音乐表达的一部分。它给予听众思考和内省的空间,使人能在音乐的间隙中感受到更加深刻的情感和意境。这些沉默和空间的运用,也体现了解构主义对传统音乐“填满每一个角落”的挑战。下面我将具体分析几首代表性曲目中的解构主义元素
(一)"andata"
andata,意大利语,大意为“离去”。此曲是这张专辑中的第一首。这首曲目开头,坂本龙一将传统的钢琴演奏作为铺垫,第二段开始管风琴的音色代替了钢琴并且在往后的乐段循环中通过加入电子音乐的元素,如合成器和音效,对乐段进行重构。这种方式使得钢琴演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达方式,而是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同时,这首歌曲中的电子音乐元素也被刻意处理得失真和模糊,使听众难以分辨出究竟是现场演奏还是可以编排好的音乐,从而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清晰。第二段开始管风琴的音色代替了钢琴,使全曲更加充斥着一种宿命感和肃穆的气息。
(二)"solari"
“solari",灵感来自于俄国导演塔科夫斯基的同名电影。这首曲目中,坂本龙一运用了大量的环境音效,如海浪、风声等,将这些音效与钢琴演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简约而独特的音乐氛围。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音乐中单纯注重旋律和和声的创作方式,而是将音乐的表达延伸到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这首歌曲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停顿和空拍,使得音乐的进行变得更加不规则,打破了传统音乐中强调节奏和平衡的原则,使得音乐变得更加自由和实验性。这些空灵,科幻,又冷冽的声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让人仿佛置身在宇宙中。
(三)"ZURE"
这首曲目中,坂本龙一运用了大量的空拍和停顿,将音乐的结构进行分解,使得音乐的进行变得更加不规则。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音乐中注重节奏和平衡的原则,使得音乐变得更加自由和实验性。这首乐曲中也运用了大量坂本龙一在福岛发现的被海水浸泡过的钢琴演奏的声音以及检测核污染设备的声音,借此强调“异步”这一主题,启发听众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四)"fullmoon"
这首曲目采样了贝托鲁奇《遮蔽的天空》中的一段台词,并同时用九种不同的语言叠加在一起进行吟诵,在无形的压迫感中强迫听众去思考“我们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坂本龙一在这首曲目中将人声进行分解,通过效果器进行处理,使得人声变得模糊和失真,每一种语言缓缓结束后另一种语音又席卷而来,像是浪潮扑打而来。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音乐中注重人声清晰和旋律性的原则,使得人声成为一种音乐效果的组成部分。同时,这首歌曲中也运用了大量的环境音效和电子音效,对传统的音乐元素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
综上所述,坂本龙一在《Async》专辑中所展现的音乐元素的解构与重组,展示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前卫的探索精神。这种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不仅打破了音乐的传统枷锁,也开辟了音乐新的表达方式,让听众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音乐体验和情感共鸣。通过这张专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坂本龙一是如何将音乐作为一种表达工具,去探索和表达人类情感和生活经验的无限可能。
结论:
通过对坂本龙一《Async》专辑中解构主义音乐的深入探析,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位音乐大师在音乐创作上的独特才华和创新精神,还对解构主义在音乐领域的深刻影响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坂本龙一在《Async》专辑中的音乐创作不仅是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挑战,更是对音乐本质的探索和再定义。通过解构和重组传统音乐元素,他打破了音乐创作的常规,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音乐体验。在《Async》中,坂本龙一运用解构主义的手法,重新定义了音乐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使音乐成为一种多维的、动态的艺术形式。他的音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变成了一种开放式的、多层次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赋予了音乐以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力,使听众能够在每一次聆听中发现不同的故事和情感。此外,坂本龙一对音乐元素的创新运用,如大自然声音的融合、应用以及对声音的立体排布,不仅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更展示了他对音乐未来发展的想象和探索。这些音乐元素的创新运用使《Async》专辑成为一次音乐实验的范例,引领了音乐创作的新方向。通过这张专辑,坂本龙一展示了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更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他的音乐引导听众去思考,去探索,去体验音乐背后的深层含义。《Async》不仅是坂本龙一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对整个音乐艺术界的一次重要贡献。通过这张专辑,我们可以看到解构主义如何在音乐领域得到了创造性的实践和生动的体现,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灵感。
参考文献
[1] 李黎阳 . 在自由创作中寻找精神家园(上)——坂本龙一综合艺术浅析 [J]. 荣宝斋 ,2023,(07):164-171.DOI:10.14131/j.cnki.rbzqk.2023.0283
[2] 李黎阳 . 在自由创作中寻找精神家园 ( 下 )——坂本龙一综合艺术浅析 [J]. 荣宝斋 ,2023,(08):204-213.DOI:10.14131/j.cnki.rbzqk.2023.0334
[3] 文子洋 . 音乐即自由——坂本龙一的艺术创作探析 [J]. 人民音乐 ,2023,(05):42-48.
[5] 郁谦芊 . 以“异步之音”与自然同频——坂本龙一音乐创作观的诗性解读 [J]. 作家天地 ,2023,(07):168-170.
[6] 张梦媛 . 评坂本龙一《音乐使人自由》[J]. 民族音乐 ,2021,(06):67-70.
[7] 奚源. 艺术与现实的互文性——《坂本龙一: 终曲》中的匠人精神[J].电影文学 ,2020,(06):147-149.
[8] 薛 景 元 . 世 界 音 乐“ 教 授” —— 坂 本 龙 一 [J]. 戏 剧 之家 ,2020,(17):50-51.
[9] 李广 . 曲未终 , 数峰青——电影《坂本龙一 : 终曲》素材赏析 [J].课堂内外 ( 作文独唱团 ),2020,(02):46-49.
[10] 吴优 . 浅谈电影音乐创作中音乐的融合性——以坂本龙一《Bibo no Aozora》为例 [J]. 音乐时空 ,2015,(23):86.
[11]Vibration 歪波电台 . 坂本龙一《async》:对生死与自然的深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