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问题与对策

作者

祁民霞

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虽然我国在医疗方面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的建立卫生医院后,让很多居民受益良多。但是卫生站通常作为一种综合性以及非营利性的小型医疗机构,往往在健康管理问题上出现很多不足,尤其是针对高危孕产妇的健康管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问题越来越应该得到尽快解决。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问题的产生原因,最后给出了健康管理质量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对高危孕产妇的相关健康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我们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在数量的不断积累下,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工作内容也在不断细化。虽然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较之前有了质的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卫生站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现状其实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之处。据此,本文将围绕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展开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可以有效提升孕产妇的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1 问题与对策

1.1管理现状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已经持续多年,但是仍然存在高危孕产妇漏检漏查率高、高危妊娠转归率低等情况,导致高危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1.2问题分析经仔细研究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中情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基层医护人员职业素质较差。全县基层特别是农村从事妇幼卫生保健的医护人员中,中专学历占14.3%,高中学历占11.2%,初中学历占45.3%,小学学历占29.2%。乡村妇幼卫生工作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且专科知识不足,导致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中存在漏查,乡村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普遍不高;(2)高危孕产妇保健知识普及度低。高危孕产妇对其妊娠期间的保健意识不强,主要是基层宣传讲解工作不到位,对高危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卫生保健知识普及工作不合格,导致高危妊娠转归率较低;(3)部分高危孕产妇居住偏远,交通不利,一定程度上给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带来影响;(4)在某些经济开发区,流动孕产妇多,甚至超过了户籍孕产妇,很多流动孕产妇居住地不固定,难以管理到位;(5)计外孕产妇仍存在躲避管理,产检地点不固定,产检不定期的情况,容易导致高危漏管;(6)妇幼卫生保健医院专职人力资源短缺。妇幼保健医院的专职工作人员频繁更换或离职,导致专职人员队伍严重不足,影响了对高危孕产妇的监测能力,导致未能及时发现高危孕产妇存在的妊娠风险。

1.3 解决对策根据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检查水平与管理质量。应定期举行妇幼卫生保健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以县培乡、乡培村的模式以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高危孕产妇妊娠期间不出现遗漏筛查;(2)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网点建设,提高基层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针对人口基数大或者人口流动性大的乡镇,以及农村、偏远地区及群众居住分散地区增加妇幼保健网点的设立,增配妇幼保健人员,确保覆盖到位;(3)针对流动高危孕产妇应按照“首诊建册,联络随访”原则提供与常住高危孕产妇相同的妇幼保健工作,同时实习分级管理方法,对高危孕产妇重点监护,必要时往上级医疗单位转治同时做好随访工作;对于计外孕产妇应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孕妇病情建立管理方案,加强高危孕妇随访工作;(4)加强妇幼卫生保健从业人员的管理。实施妇幼保健从业人员责任制度,将高危孕产妇的检查工作落实到每位医护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并规定妇幼从业人员任内不得随意调换岗位;(5)建立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质量。建立检查报告制度、跟踪随访制度、高危孕产妇联系制度等,并把规章制度的落实作为妇幼卫生保健从业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6)加强妇幼保健知识宣讲,提高高危孕产妇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妇幼保健知识宣讲,尤其是加强对高危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妇幼知识宣讲,提高高危孕产妇自觉接受产前检查的意识,及时发现潜在危险,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率,降低妊娠风险。

2、对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几点建议

2.1规划院区划分方式,多种途径办病区

通过前文论述可知,目前社区卫生站在关于孕产妇的诊疗方面,其配套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在关于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配套诊疗体系上,却表现的有所欠缺。因此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社区高危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应适当拓展特色诊疗规模,增设与高危孕产妇需求相关的器械以及相关设施。比如在服务卫生站中,可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科室,由此解决不同程度高危孕产妇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的有序健康管理工作正常展开。同时在一些商业化诊疗机构的规范中,也要尽可能提升高危孕产妇的服务质量,以适应社区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孕期保健的需要,并定期对这些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及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升妇幼保健准入门槛,打造出一支高质量的健康管理队伍。同时,民政部门也可以对高危孕产妇给予一定的补贴,减免一部分孕产妇的检查费用等。

2.2加强各机构宣传力度

通过前文现状分析可知,目前不少孕产妇多是在家中进行自我保健,虽然不少年轻的孕产妇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因此她们更愿意在药店购买药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部分高危孕产妇仅凭直觉进行自我保健,而对药物安全没有起到一个较高的认识水平,她们将会对自身的健康管理安全带来潜在的危机。因此作为基层政府职能部门,需要专门针对辖区居民设立配套药房,而其中的药剂师则需要从专业的水平上,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解决孕产妇的健康问题。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保障公众获得更多关于药品安全的知识。从而提高女性整体安全用药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向高危孕产妇讲解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等内容,或是组织一些讲座或讨论活动,帮助高危孕产妇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提高其在孕产方面的护理和服务标准质量,让高危孕产妇在妊娠期能够感受到幸福感。

3 讨论

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存率,通过全面覆盖早期筛查,及早防治高危妊娠,对于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发掘笔者所在市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有效的提高了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为降低高危妊娠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通过对基层妇幼卫生保健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在人口基数大或者人口流动性大的乡镇、农村、偏远地区增加高危孕产妇管理网点、对流动孕产妇及计外孕妇建立特殊管理档案、加强妇幼保健知识宣讲等对策,有效的提高了孕产妇的早期筛查率,便于及早发现高危妊娠并及时治疗;通过不断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有效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对降低高危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高危孕产妇作为特殊的群体需要特殊的管理并需保证管理质量。通过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对策,有效提高了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了高危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危孕产妇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改进。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保健知识普及度、优化管理流程和信息传递机制以及加强医疗保障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质量,降低死亡率并提高分娩率。

参考文献:

[1]李凡凡.基于CiteSpace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可视化分析[J].应用数学进展,2022,11(8):7.

[2]邓波,胡霞,张成,等.全面"二孩"政策下孕产妇健康管理对策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6.

[3]唐孔珍,李伟英.儋州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知晓及利用现状调查[J].20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