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真账实训教改探索

作者

袁林青 陆志瑀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会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仍停留在模拟账务阶段,与企业真实业务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以下简称“ 江宁高职校” )近年来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会计真账实训教学改革,通过引入真实企业业务数据,构建“ 课堂实训+企业实战” 的实训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分析该校的改革实践,为同类院校提供参考。

一、产教融合赋能会计真账实训改革的必然性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按照《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等文件的要求,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接续推进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完善落实组合式激励赋能政策体系,将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的宏观背景下,会计行业也因 RPA、财务共享等智能化技术的会计发展而经历深刻重构,导致传统会计教学面临“ 教什么” 与“ 如何教” 的双重挑战。

二、产教融合下会计真账实训模式的构建

(一)校企共同建设了“ 全真化” 教学环境

学校与南京市永顺会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建设了校企深度合作的真账实训场所和平台。学校提供校企共享实训室,双方共同打造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布置企业文化进实训室,营造出浓浓的工作氛围。引入南京永顺云账房会计软件、纳税申报平台的真实账务系统,企业提供真实原始单据、凭证、账本,通过教师和师傅手把手教,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账务处理。在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让学生易学易懂,点到即会,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了实操型会计人才。

(二)校企共同开发了“ 模块化” 课程

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合作将企业真实业务分解为“ 出纳实务” “ 税务申报” “ 成本核算” “ 财务报表编制” 等模块,结合“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形成了阶梯式的真账实训课程体系。课程由企业提供商业零售、工业制造企业等多行业真实凭证、账簿、报表模板、纳税申报案例及最新政策文件,做了相应的脱敏处理,联合开发出活页式教材和真账实训课程标准、微课教学视频等一系列资源,用于真账实训的课程教学,使得会计真账实训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需求相衔接。另外,定期进行课程内容修订,确保实训内容紧跟政策变化与行业动态同步。目前,该校的会计真账实训课程,已经纳入本校五年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体系。

(三)校企共同打造了“ 双导师” 师资队伍

通过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同指导教学,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企业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校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备课、设计任务、评价学生。校内导师由学校财会教研室的会计专业教师担任,负责理论教学、方法指导和日常管理,确保学生掌握规范的账务处理流程和数字化工具使用方法,并跟学生一起参加真账部分的实操训练。企业导师由来自南京永顺会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主管和会计骨干担任,企业把真实的原始凭证带到实训室,企业导师负责提供真实账目处理的指导与考核。为确保真账实操结果 100% 准确,流程上先由企业导师手把手教,做账过程中,每一步的处理结果师生都进行先自查,小组互查,最后交由企业导师复核检查。每一次真账实训的结果课后都进行反馈,定期针对真账实训的业务内容进行考试,每月进行书面实训总结,每学期校企共同评价评选出优秀

学员,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四)校企共同建立了“ 多元化” 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的考核方式,采用教师、学生和企业导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设计出相应的评价表,分阶段进行评价。其中,教师从学生的理论掌握、技能实操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企业导师从学生的实操表现、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则从协作、沟通及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另外,理论、技能、素养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多维化。理论指导实践,定期采用笔试的方式针对实训过程中涵盖的理论知识理解,进行考核和反馈。采用实训系统评分、账务考核等方式针对技能实操的部分进行考核和反馈、通过某一个小型企业某月账务处理项目完成度来评分。同时,还对出勤、态度、沟通、规范意识、诚信等职业素养方面进行评价。

三、产教融合下会计真账实训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学生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学生学习效能得到提升,从“ 理论型” 到“ 实战型” 转型。学生通过真账实训,可独立完成建账、报税、财务报表编制等岗位核心任务,学习目标更明确,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显著增强,对专业的认同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在快速养成,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税收风险意识及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参与省、市、区专业技能大赛获奖率不断提升,参加五年制高职专转本学生的升学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超过了 50% ,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的人数比例也在逐年增加,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同学基本上都能实现对口就业。学校进行了毕业学生的回访工作,企业反馈学生入职适应期缩短,基础操作更规范。

(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增强

校内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增强,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课堂吸引力增强,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全面,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有明显提升。教师通过参与真账实训,完成了学校对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 90% 以上获得“ 双师型” 教师资格。积极开设市、区及校级研究课并获好评,指导学生参加中、高职组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多次在省、市、区技能大赛中获奖。老师们除了教学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以外,对专业实训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积极撰写了多篇专业相关论文发表,积极参编专业教材。基于校企合作的工作基础,笔者主持的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课题《基于真账实操的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B/2020/10/018)已顺利结题。本项校企合作生产实践案例荣获了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生产实践案例评比一等奖,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肯定。

结 论:

基于产教融合的“ 课堂实训 + 企业实战” 会计真账实训教改探索,有效解决了会计教育中“ 理论与实践脱节” 的痛点,帮助学生完成了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未来,江宁高职校计划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探索“ 现代学徒制” 与真账实训的结合,并引入大数据财务分析技术,培养符合数字经济需求的会计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 多赢” 。

参考文献:

[1]刘天仕.产教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广东经济,2025(12):92-94.

[2]马建春.五年制高职财经专业产教融合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视界,2025(07):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