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与服务研究
谢旭涛
甘肃省兰州市 兰州市图书馆 730000
摘要: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读者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不足这一对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公共图书馆数字创新服务能力,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打造集智慧性、科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字阅读智慧空间。是对智慧图书馆建设体系的重大实践和探索。
该文章结合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大的背景,以实例出发,全面阐述了兰州市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与服务研究方面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技赋能;数字阅读
一、智慧图书馆建设实施背景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读者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与图书馆服务创新能力不足这一对矛盾日益突出,兰州市图书馆中央广场分馆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数字创新服务能力,真正解决读者服务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当下前沿科技,打造了集先进性、科技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数字阅读智慧空间。实现了读者服务工作朝数字化、创新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二、智慧图书馆理论概述
(一)智慧图书馆的定义
智慧图书馆是为了满足读者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智能化阅读设备,来打造的不同于传统图书馆的新型阅读空间。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服务效能、创新了服务方式,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智慧图书馆的特征
1.便利化。智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数字资源为主,节省了空间,同时,使文献资源的检索更便捷,打破阅读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趣味化。通过白字黑字的纸质书籍来获取知识,往往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智慧图书馆借助科技赋能,使阅读不再只是文字,而是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人机交互等融为一体,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3.可视化。智慧图书馆基于后台数据存储和大数据研判,将图书馆业务数据、读者阅读记录、阅读习惯等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读者有针对性地去阅读,使阅读形成闭环。
三、智慧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内容前篇一律
具体来说,在主观意识方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地热爱这一份事业,并没有真心地为读者服务。在客观条件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民众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只能开展传统的借还服务,只是为读者用户提供了原始的文献信息获取的渠道,并不能够近一步为读者提供检索策略,信息鉴别等层面的高水平服务。
(二)软硬件设施不齐全
图书馆的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齐全是保障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各类设施齐全的图书馆可以使读者用户能够在享受中读书。这样的体验,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口碑,为其吸引更多的人流量。存在在场地、多媒体设备、专业型人才等方面有所不足,难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三)文献资源老化,馆藏结构单一
对于图书馆来说,要想开展高水平的服务,吸引大量的读者用户,就需要丰富的馆藏量作为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藏书的种类不齐全,结构单一。这样的局面就会让读者用户失去对图书馆的依赖。
(四)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素养,没有了专业人才,县级图书馆在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时,就会缺少专业的指导,面临诸多困难,大多数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在工作方面缺乏创新意识。在为读者服务时,积极性不高。
(五)宣传推广不足,影响程度较低
图书馆缺少专业型人才的管理和战略性的发展策略,并没有意识到宣传推广对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想意识的影响,民众并没有养成自觉的阅读意识。另外如今是信息时代,读者用户似乎更喜欢利用网络来获取自身所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并没有对图书馆产生很大的依赖性,这样会造成图书馆失去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四、智慧图书馆建设具体措施
(一)打造先进阅读理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读者的需求已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借阅,而是凸显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特点。针对这一变化,兰州市图书馆中央广场分馆数字阅读智慧空间应运而生。把“听学读玩讲” 融为一体的新阅读理念融入阅读实践。这里与传统阅览室最大的区别,就是一排排书架被一台台智能化设备所代替。纸质文献被数字资源所代替。打破了时间空间给阅读带来的限制。
(二)配备科技智能设备
数字阅读智慧空间通过引进现代化智能设备和RFID技术,力求将现代科技与传统阅读深度结合,打造出一个智能化、沉浸式的数字阅读体验空间。其间,不仅有多功能仿真阅读书体验桌为孩子们构建全新的阅读情境,还有 AR 全息绘本让青少年读者感受新奇的视觉体验,更有 3DAR 阅读涂鸦墙让孩子们与虚拟世界轻松互动。
(三)增添趣味馆藏资源
数字阅读智慧空间在书籍阅读的方式上也进行了创新,实现了阅读形态的多样化。点读书,让阅读实现了用眼看书向用耳听书的转变,立体书,构造精美,使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让学习可视化。有声图书和有形图书的全新新颖阅读模式让读者在阅读图书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阅读,而在阅读模式选择上更加多样。
(四)开展智慧读者服务。
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方式存在的弊端愈发明显。而随着阅读智慧空间中自助借还、自助办证、馆藏资源快速查询、图书消杀、到馆人数实时统计等智慧化、人性化服务场景的广泛开展,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五、智慧图书馆建设实施效果
(一)让馆藏资源更加丰富
智慧空间的设立,将图书馆传统纸质资源和现代数字化资源有机统一起来。两种形式组成的书籍,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智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智慧图间中,读者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网上在线阅读所需信息。在增加传统书籍的基础上,网络资源的采用更加扩充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储备。
(二)让文献利用更加高效
提升了图书馆文献服务能力,通过对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服务进行整合,通过全面信息化系统对图书馆管理进行整合,通过文献搜索整合传统资源和数字资源,通过数据挖掘实现各系统的智能化、个性化,将极大程度方便读者,从而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三)让阅读体验更加有趣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而智能的阅读体验能极大提升人们的阅读兴趣,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图书馆,让读者在生动有趣的阅读体验中感受阅读的美好。有趣才有吸引力。一定意义上,这样的智慧空间,对青少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在有趣的阅读体验中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 郭晓柯.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G].2016.
[2] 耿丽娜.浅谈智慧图书馆[G].2018.
[3] 盛丽萍.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思考[G].2019.
[4] 潘茹荣.“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探究 [G].2022.
[5] 陈安子.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G].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