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施科学保教的策略研究
王婷
通渭县第三幼儿园
一、 科学保教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科学保教是“以幼儿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确保各项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科学的保教策略能提高一日活动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时间浪费和无效劳动,使教育目标自然渗透于生活各环节,帮助幼儿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二、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核心理念。
(一)保教融合:保育中有教育,教育中有保育,两者不可分割。
(二)生活即教育:重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将其视为重要的学习契机。
(三)游戏是基本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自主游戏和探索时间。
(四)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幼儿的独特需求和发展节奏,提供个性化支持。
(五)家园协同: 与家长建立积极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三、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实施科学保教的具体策略
( 一) 入园与晨间活动
1. 温馨接待:教师热情问候,观察幼儿情绪、身体状况,进行简短交流,建立安全感。
2. 自主选择晨间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动静交替的活动选择(如桌面玩具、阅读角、自然角观察、轻度运动器械),满足不同幼儿兴趣。
3. 渗透健康教育:提醒幼儿洗手、放好物品,引导幼儿表达需求。
4. 观察与个别指导:教师观察幼儿活动状态、社交互动,进行个别化引导和支持。
( 二) 餐点环节(早 / 中 / 午点)
1. 营造愉悦氛围:播放轻柔音乐,创设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
2. 培养自主能力:鼓励中大班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餐前准备(如分发餐具、擦桌子)和餐后整理(如收拾餐具、擦嘴、漱口)。
3. 渗透礼仪教育:学习基本的进餐礼仪(如细嚼慢咽、轻声说话、正确使用餐具)。
4. 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幼儿有合理的进食速度和食量,不强迫进食。关注特殊饮食需求(过敏、宗教等)。
5. 卫生习惯养成:严格执行餐前洗手、餐后漱口 / 刷牙(根据园所条件)的流程。
( 三) 集体教学活动
1. 目标适宜: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具体、可操作、可达成。
2. 内容生活化、趣味化: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能激发兴趣的内容,形式多样(故事、音乐、美工、科学小实验等)。
3. 过程互动化、探究化:以幼儿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大胆表达、合作探究,教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
4. 关注个体: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和任务,鼓励幼儿按自己的节奏参与,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5. 时间适宜:严格控制时长(小班 10-15 分钟,中班 20-25 分钟,大班25-30 分钟),避免幼儿疲劳。
( 四 ) 区域 / 自主游戏活动
1. 环境创设:设置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科学区,材料充足、分类清晰、便于取放。
2. 自主选择: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区域、玩伴和材料。
3. 深度游戏与学习:教师以平行游戏、参与游戏、提供材料、提问启发等方式支持幼儿深入探究和学习。
4. 鼓励合作与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学习轮流、分享、协商、合作,在冲突中学习解决策略。
( 五) 户外活动
1. 保证时长与频率:确保每天不少于 2 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2. 场地与设施安全:定期检查场地、器械安全,消除隐患。
3. 活动丰富多样:结合季节、天气特点,设计开展体育活动、自由探索游戏、自然观察活动等。
4. 关注运动量与强度:活动安排有张有弛,动静结合。关注幼儿及时提醒增减衣物、补充水分。
5. 渗透安全教育:在活动中自然渗透运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环境安全等知识。
( 六) 盥洗、如厕、饮水环节
1. 建立常规与流程:设计清晰、固定的盥洗、如厕、饮水流程图,帮助幼儿理解并内化习惯。
2. 鼓励自主与隐私: 指导幼儿学习自己洗手、擦手、整理衣裤,尊重幼儿如厕隐私。
3. 保证饮水量:提供安全、温度适宜的饮用水,设置便于幼儿自主取水的
设施(如饮水机、小水壶),鼓励幼儿按需饮水。
4. 渗透卫生教育:强调正确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节约用水、保持环境整洁。
( 七) 午睡环节
1. 营造舒适环境:保持寝室安静、通风、光线适宜(拉窗帘)、温度适中。床铺整洁舒适。
2. 建立睡前常规:进行安静活动(如听轻柔故事、音乐),如厕,营造入睡氛围。
3. 细致护理:教师定时巡视,观察幼儿睡姿、面色、呼吸、出汗情况,及时盖被或擦汗,处理特殊情况。
4. 起床有序:起床时间允许有缓冲,指导幼儿自己穿衣、叠被(力所能及),整理床铺。
( 八) 离园环节
1. 整理与回顾:引导幼儿整理自己的物品,回顾一日中有趣的事情或学到的本领。
2. 家园沟通:教师利用离园时间与家长进行简短、有针对性的交流,注意沟通技巧。设置家园联系栏传递信息。
3. 安全教育:进行离园安全教育(如不跟陌生人走、拉好家长的手等)。
四、实施科学保教的保障措施
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等纲领性文件的学习和理解。开展关于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知识、观察与评价、环境创设、游戏指导、家园沟通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进行实践反思,撰写观察记录、教育笔记、案例分析。
2. 优化环境创设
创设安全、卫生、温馨、美观、富有教育意义的物质环境。营造尊重、接纳、关爱、支持、鼓励探索的心理氛围。提供丰富、多层次、可操作、能激发探索欲望的材料。
3. 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
制定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对稳定又灵活的一日作息时间表。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特别是自主游戏和户外活动)、休息时间和生活环节时间。避免环节转换过于频繁或拖拉。
4. 加强卫生保健工作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做好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管理,关注幼儿膳食营养均衡,科学制定食谱。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关注特殊儿童需求。
5. 完善管理与评价机制
园领导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将保教结合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建立科学的保教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为教师实施科学保教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专业引领。
五、结语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施科学保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深刻理解“保教结合”的内涵,将科学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深入研究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特点,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同时辅以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真正做到“保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幼儿在安全、健康、快乐、有质量的环境中,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本研究旨在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实践参考,推动科学保教理念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深度落实。
本文为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立项课题《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施科学保教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DX [2023] JKS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