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媒介支持下中职思政课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景晓宏

辽宁省北票市职教中心 辽宁北票 122100

引言

伴随信息技术迅猛进步,尤其是中职教育正历经巨变,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难以契合新时代学生诉求,智能媒介正逐步融入教学领域,为内容传播开辟新途径,微课作为借由智能媒介支撑的革新教学样式,具备简短精炼、互动性佳等特性,可显著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知识的掌握与消化,以智能媒介的运用为起点,研究其在中职思政课程里的创新性运用,还针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设计给出切实可行之策。

一、微课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一)微课资源的开发原则

开发微课资源需秉持精确性、交互性与简明性准则,精准性原则需微课内容契合教学大纲与目标,保证内容精准,助力学生透彻掌握知识点,同时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与教育价值,互动性原则着重设计足量的互动活动,像话题探讨与互动娱乐,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强化,简洁性原则规定,微课的时长要控制在5 至10 分钟范畴,内容要简明扼要,剔除冗长与无关内容,突显核心要点,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开展学习。

可将微课开发与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借助翻转课堂,学生在课前自行学习,在课堂上借助互动交流强化知识理解;案例教学借助真实案例助力学生领会抽象理论,融合视频、动画及图表等多样形式,可使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与易懂性,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成效,借助这些途径,微课转变为高效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吸收 {1}。

(二)微课资源的设计流程与优化策略

一般情况下,微课资源的设计进程包含需求解析、内容规划安排、课件制作构建和效果评价四个步骤,开展需求分析工作,经对学生需求与课程要求的调查,界定教学目的,确定微课的内容架构,精确把控学生知识根基和兴趣要点,为后续规划明确路径。处于内容规划的时期,按照内容架构开展课程编排,挑选恰当的教学手段与资源,保证内容成体系且教学效果良好,紧接着是课件打造阶段,教师按照课程设计来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视频、动画、图表等手段,提高内容的生动性与可理解性。完成课件制作后,利用试讲及反馈开展修改,保证内容精炼、知识高效传达,效果评估环节借由采集学生反馈与课堂数据,对微课成效进行评定,依据反馈不断改进微课资源,增强教学成效,为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可依据学生学习进展与反馈情况,对微课内容加以调整,动态变更教学策略与资源,使微课发挥最大教学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助力其高效掌握知识。

二、智能媒介在中职思政课中的应用

(一)智能媒介的特点与优势

作为信息技术创新样式的智能媒介,拥有诸多传统教学媒介所无的长处,智能媒介凭借灵活特性成为现代教育关键工具,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相较,智能媒介可打破时空局限,达成多场景与多终端的互动交流,这表明学生除了能利用教室内的智能设备开展学习,还能利用手机、平板等终端随时开展学习活动,显著增强了学习的便利性与机动性,教师可借助多样平台与学生展开互动,像线上解答疑问、远程开展教学等,保障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2}。

智能媒体具备海量的多媒体素材,可把图文、视频、音频等多样形式整合进教学内容,借助这些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获得更直观、全面的认知,视频与动画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领会抽象概念,而音频素材可强化学生的听觉感受,推动更深入的记忆形成,多媒体整合运用,不但可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又能增强其对知识的领悟与把握。

智能媒体可推动个性化学习,切实达成因能施教,凭借数据分析手段,智能媒介可即时采集学生的学习相关数据,呈现学生学习进展、学业成绩与问题范围,数据为教师提供支撑,助力其更精确掌握学生需求,以此调整教学方法,供给个性化学习资料与指引,该种精准化的教学手段,可助力学生按照自身节奏开展学习,增进学习成效。

(二)智能媒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案例

中职思政课教学里,智能媒介的大量运用给课程革新带来新活力,以一所中职院校作为案例,该校借助智能课堂系统,实现思政课程与现代信息科技的融合,以微课程的方式讲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微课时长精简、互动性强的特性,助力学生在不长的时间里高效掌握知识要点。平台所具备的线上讨论、即时反馈与交互沟通功能,大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借助平台能和教师、同学实时交流,随时开展问答与研讨,以此强化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平台的实时反馈功能可让学生迅速知晓自身学习进度与掌握程度,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3}。

该智能平台的运用,既提高了教学效能与交互性,又有力推动个性化学习发展,教师可按照学生在平台呈现的表现情况,即时对教学策略作出调整,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按适宜自身的节奏开展学习,智能平台具备的灵活多样特性,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途径与方法,促进了学生学习成果的提升。

中职思政课引入智能媒介,使教学进程变得更生动且具互动性,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助力其掌握思政课核心要点,教学模式的创新之举,大幅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与学生参与热情,助力中职教育迈向现代化。

结论

中职思政课教学因智能媒介的介入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借助微课资源的打造与运用,可有效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增强课堂教学的交互性与参与度,微课开发和应用依旧遭遇一定的技术与教学方式上的挑战,伴随科技持续进步发展,智能媒介于思政课教学里的应用会朝着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给中职教育教学革新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辛小强 . 信息时代微课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J]. 亚太教育 ,2024,(12):106-109.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2.033.

[2] 郑俊荣 . 浅谈微课在突破中职思政课重难点教学中的应用 [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4,26(03):13-17.

[3] 蔡夏芳. 中职思政课微课设计的策略研究——以“价值观”一课为例[J].中国新通信 ,2024,26(05):239-241.

作者简介:景晓宏(1969 年4 月11 日),性别:女,籍贯:辽宁省朝阳北票市,民族:汉族,学历:本科,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