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难点与对策
谭琦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831100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的持续增长,输变电工程作为电力输送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涵盖人员、技术、设备、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确保工程按照计划顺利推进,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降低工程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面临诸多难点,亟待解决。
二、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难点
2.1 人员管理矛盾突出
输变电工程施工队伍规模庞大,人员素质呈现两极分化态势。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施工工艺与安全规范认知模糊,直接威胁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匮乏、理念陈旧,难以高效组织协调团队。加之项目周期长、流动性大,施工人员频繁更迭,新成员融入成本高,严重影响施工效率与稳定性。
2.2 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工程线路长,常穿越山区、沙漠、沼泽等复杂地形。山区交通梗阻,设备与材料运输艰难;沙漠风沙侵蚀设备、危害人员健康;沼泽地基不稳,基础施工风险高。同时,极端气候频发,暴雨、暴雪、高温、严寒等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对施工安全与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2.3 技术要求日益严苛
电力技术革新加速,智能变电站、特高压输电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而输变电工程涵盖电气安装、土建施工等多专业领域,技术交叉性强,各环节配合稍有偏差,便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加大施工技术管理难度。
2.4 安全管理隐患重重
施工中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大型机械操作等高风险环节集中,一旦安全防护缺失或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频发,侥幸心理作祟,进一步加剧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2.5 质量管控挑战严峻
工程质量受人员、材料、设备、工艺、环境等多因素制约,任一环节失控都可能引发质量问题。且当前质量检测多依赖人工与常规设备,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检测手段有限,难以精准发现潜在隐患,质量管控难度大。
2.6 进度协调困难重重
施工工序繁杂,逻辑关系紧密,前序工序延误将连锁影响后续作业。加之建设、施工、监理、设计等多参建单位协同不畅,信息传递滞后,工作衔接矛盾频发,导致施工冲突不断,工程进度难以有效把控。
三、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对策
3.1 加强人员管理
① 提升人员素质: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针对施工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管理人员,组织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同时,鼓励员工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②稳定人员队伍: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提高施工人员待遇,增强员工归属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如设立晋升渠道、开展技能竞赛等,激励员工长期稳定工作。此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人员流动。
3.2 应对复杂施工环境
① 做好施工前勘察:在工程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区域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勘察。绘制详细的地形地貌图,分析地质情况,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和历史气象数据,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针对暴雨制定防洪措施,针对高温制定防暑降温措施等。②优化施工方案: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对于复杂地形,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运输方式。如在山区采用索道运输材料,在沼泽地区采用特殊的地基处理方法。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极端气候时段,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3.3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① 加强技术培训与引进:施工单位应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座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同时,积极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人才,提升企业技术水平。②建立技术协调机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立各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技术协调会议,解决各专业技术交叉问题。加强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确保设计意图能够准确在施工中实现,避免因技术问题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3.4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①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高处作业、带电作业、大型机械设备等高风险作业环节的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消除。②强化安全管理意识: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遵守安全规定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处罚,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
3.5 严格质量控制
① 加强质量影响因素管控:对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和环境等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管控。选择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参与工程施工。加强材料采购管理,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性能稳定。优化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操作规程,并严格监督执行。改善施工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② 创新质量检测手段:积极引入先进的质量检测技术和设备,提高质量检测的精准性和全面性。如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测,利用智能监测系统对工程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追溯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3.6 优化进度管理
①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根据工程施工工序逻辑关系,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确定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合理安排资源,确保关键工序按时完成。对非关键工序,合理利用时差,灵活安排施工时间,避免资源浪费。②加强参建单位沟通协调:建立健全参建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议。建设单位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决各参建单位之间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共享,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如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时跟踪工程进度,及时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竣工。
四、结论
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面临人员管理、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进度管理等多方面的难点。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应对复杂施工环境、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质量控制和优化进度管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输变电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促进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对策,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管理方法,以适应输变电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虞黎华 . 浅析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3,(19):68-70.
[2] 吴良峥 , 徐慧声 . 输变电工程项目现场签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项目管理评论 ,2020,(06):65-67.
[3] 陈 黎 斌 . 输 变 电 工 程 施 工 现 场 的 质 量 控 制 要 点 [J]. 建 材 与 装饰 ,2018,(39):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