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方法研究

作者

宋志河

会宁县汉家岔镇王马山小学附属幼儿园

合理地利用好幼儿园区角活动,能够有效地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实现身心平衡发展。教师要注重利用区角活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正确地投放区角活动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相关研究,为教学注入新的动力。

一、幼儿园区角活动材料合理投放的意义。在成长过程中很多知识的获取与运用材料进行动手操作有关,特别是在幼儿阶段,为幼儿设立区角活动符合其年龄特点,有利于幼儿最大限度地表现自我、发挥才智。区角活动的材料布置 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丰富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游戏的积极性,所以幼儿教师要重视区角材料的投放,运用投放材料发挥对幼儿的教育功能和心智影响价值。

二、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方法

(一)区角活动材料投放要选择低结构的材料。在投放区角活动材料时,教师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可塑性强且在外形上较为小型的材料,这些低结构的材料幼儿在拿取时方便,教师在进行整理时也便利,所以教师要选择低结构的材料。同时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心智发展阶段,投放材料时也要尽可能地将整个结构散开,让幼儿有更强的参与感。例如,教师可在适当区域投放拆散的积木,有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搭建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作品中的各个结构部分进行独立的构思和创作,这个过程没有教师的帮助,所以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活跃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探索与思考能力,进而开发幼儿的心智。

(二)区角活动材料投放要关注到幼儿的情感。在投放区角活动材料时,教师要关注到幼儿的情感,根据所投放区域的学习目标设定投放材料,这样幼儿才能够在进入教师所布置的区角活动场景中得到情绪以及情感层面的有效塑造。这也要求教师对材料的摆放要有一定的引导性,这种引导性指导并不是教师要在幼儿旁边一步一步地告诉幼儿如何操作,而是这些材料要具备简单的形态语言,可以引导幼儿如何使用材料,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力。在活动中要注重情感层面的熏陶,通过营造和幼儿生活经历有关的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和愿望。

(三)区角活动材料投放应具有目的性。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不同,所以在幼儿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教师在投放区角活动材料时,可根据活动主题对选定目标区域投放合适的材料,要做到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处于幼儿阶段的个体正处于头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选择适合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的材料,而且投放的材料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每个幼儿教育和其发展的需求,定期对材料进行调整和补充,并对材料种类进行更新,避免幼儿对区角活动材料失去兴趣。这样幼儿才能有针对性地动手操作,提升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区角活动更高效。

(四)区角活动材料投放要考虑到幼儿的差异性在幼儿教育中,区角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因为区角活动能激发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发展幼儿的长处,并能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虽然一个班级中幼儿的年龄相同,但由于家庭教育以及所处的环境不同,其自身的发展也有所不同。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考虑到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如果 缺乏对难易程度以及幼儿特点的关注,则会影响幼儿区角活动的顺利推进。在幼儿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上,要立足于幼儿的学习以及兴趣需求,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在该区域玩得尽兴、有所收获。所以,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能够发展幼儿创造力以及空间想象力的材料进行投放。

三、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注意事项

(一)及时对区角活动材料的位置进行调整。投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活动材料的准 确调整。幼儿时期是头脑发展的最好时期,也是培养幼儿各种能 力的重要时期,所以不仅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材料,还应该对投放材料进行合适的调整。当教师发现投放的材料已经不适用于幼儿的发展能力时,应该及时对材料的种类以及类型进行合理的调整。另外,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 知欲,教师应该在幼儿掌握投放材料的使用方法后,及时更新区 域内的材料。如此一来,才能够让幼儿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在挑战当中增强自信心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加强对区角活动材料的管理。区角活动管理不规范或者管理方式不科学,都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也会影响幼儿区角活动的顺利推进。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投放箱的破坏, 甚至损坏箱子里的材料,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性格特点,积极引 导,对区角活动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以及整理,加强对投放箱的管理,确保材料的规整性。

(三)投放材料的量要适中。在幼儿园区内投放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投放材料的结构性以及新颖性。材料的投放既要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活动需要,又能够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材料投放要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桌面杂乱无章,并且避免材料的浪费,所以投放材料的数量适当即可。

(四)投放的材料不要刻意追求精美、别致。 投放的材料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应避免提供一些成品材料,多采用或者使用半成品或者100%的原材料,如纸张、纸盒、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以及瓶盖等材料,使用这样的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大脑发育。根据《幼儿心理学》中提到的,一切新鲜、生动、具体以及多动的事物都能获得幼儿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幼儿园中,幼儿玩的一切玩具,颜色都要鲜亮。但我们也要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投放类别, 更要注意到投放的材料是否能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不然幼师辛苦制作的精致、特别的材料,幼儿都不怎么感兴趣,则失去了投放的价值。

综上所述,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一个让幼儿展示各种技能的平台,而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则是通过所投放的材料来实现,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投放材料,所以投放材料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操作性等都直接关系着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在区角活动材料投放上,教师要不断摸索、不断挖掘,加强对材料投放的关注,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幼儿园也要定期组织 教师交流、讨论,使其共同进步,能随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动态性地投放,并且让幼儿能够在教师所营造的氛围中实现玩有所学、玩有所思、玩有所悟、玩有所获。

课题项目:本文系白银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研究》,课题立项号BY[2023]G01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