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报告
王晓斌
中共上海浦东新区党校 上海 201210
作者简介:王晓斌,男,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副教授,周浦镇社区党校副校长。
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历史上曾是商业发达、文化深厚的名镇,人们称之为浦东“小上海”。现在的周浦镇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基础更加雄厚,社会事业更加发达,居民文明程度日益提高,这是周浦镇发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得天独厚的经济、地域、人文基础。近几年来,周浦镇党委、镇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居民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发展社区教育和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创新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为突破口,加强载体建设,营造品牌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管理 完善两级创建体制
(一)建立了周浦镇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进入新世纪以来,自周浦镇成立了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和调整组建了镇学习领导小组,创建工作列入镇议事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镇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规划、协调、督查、保障、总结、考核、奖励。有相应的共建、调研、交流、表彰等工作制度。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镇教委,是全镇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执行机构。
(三)充分发挥社区学校作用。镇成人学校加挂社区学校牌子以来,在镇教委领导下,全面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做好指导、服务、研究、评估工作。镇成人(社区)学校配备有14名专职教师,达到每万人口配置2人。
(四)全镇23个居(村)委都成立了社区教育与学习型小区建设领导小组。2022年招聘了近30位大学毕业生,到居、村委担任社区教育干部,成为开展社区教育与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生力军。镇领导小组通过集中培训、工作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组织专题活动,培养其敬业精神和提升工作能力。
(五)扩大兼职教师与志愿者队伍。目前全镇有社区教育兼职教师20多人。建立了“党员志愿者宣讲员”、“周浦籍大学生回乡服务员”、“迎奥运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学生服务队”等32支志愿者队伍,总人数达2389人。
(六)保障经费投入。近三年,区教育局为镇成人(社区)学校投入人员、事业经费506万。镇财政投入社区教育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专项经费不断增加元,逐步形成镇、社会团体和社区单位、个人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以适应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需要。
二、着力载体建设 形成两级资源体系
(一)加强社区学校建设。以上个世纪90年代初荣获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和上海市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殊荣的周浦镇成人学校为基础,建立周浦镇社区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校现有建筑面积3253m2,拥有三个校区,各类设施齐全。近年来,学校以"为居民创建学习场所,提供学习环境、满足学习需求"为宗旨,拓展办学功能,开设了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老年教育、外来人口教育等,学校设施利用率高,能基本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二)高标准建设文化活动中心。镇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设施齐全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已落成并向全体市民开放,镇规划展示馆、图书馆、信息苑、健身室、活动广场等场所已成为全镇市民学习与活动的又一个平台。
(三)重视居村委教学点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 23个村居委均建立了社区教学点,实现了村、居委社区教育教学点的全覆盖。每个教学点都配备了1-2个专用教室以及必要的远程教学设备,方便了市民的学习。目前,区级合格教学点已达60.9%。
(四)在政府统筹下,充分整合各单位的智力资源、设施资源和环境资源。通过与政府签约,建立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办理市民活动保险等方式,全镇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场所开放率达100%。
(五)创新教育载体,丰富学习内容。创建“社区讲坛”;举办小区“道德点评台”;创办教育报刊;建立读书活动小组、家庭读书会。全镇成立了22个读书活动小组、115个楼道学习小组和读书会。
(六)搭建信息平台 更新学习形式。全镇以社区学校为主阵地,村居委教学点为辐射点的网络教育传播阵地基本形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广大居民实现了在网上也能进行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愿望。
三、丰富主题教育 营造创建活动品牌
(一)“小上海”文化艺术节
以弘扬“小上海”文化为主题,每年举办“小上海文化艺术节”,结合传统节日,还多次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请看视频。
(二)引进高端文化资源,全力打造地方文化
周浦镇党委政府不惜重金,借用外力与香港全创公司合作;对周浦年家浜路等主要路段进行整体美化,对沿街小景、墙面、商浦招牌、路灯标识、文化广场等进行整体性设计。经过半年多的征集,收到镇标作品100多件、镇歌20多首;举行镇标、镇歌发布会,确立了周浦镇的镇标、镇歌;并以镇标为主体,建立周浦的镇域综合品牌管理系统,并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镇歌大家唱活动,使镇标、镇歌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全镇干部群众积极融入浦东二次创业的激情,展示周浦人民踏上新征程、建设新周浦的新风采!
(三)建立“新周浦人俱乐部”,拓展群众文化团队覆盖面
除了社区党校、居村委教学点的教学活动以外,我们还积极培育和发展有一定专业性的群众性活动团体。至2023年底,全镇有镇、村两级各类群众性学习活动团队34 个。另外还建立了“新周浦人俱乐部”,成为“新周浦人”的活力之家;俱乐部设有7个团队,会员130余人,其中党员42人,已成为了俱乐部的骨干力量。
(四)阳光教育服务
从终身教育、教育公平、学习促进人生、改进民生民权的理念出发,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力和受教育权力,面向下岗职工、离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残障人员,积极实施“阳光教育服务”工程。三年来,通过组织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镇共计推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13人。
四、注重创建成效 提升周浦发展水平
(一)提高了社区教育发展水平
在几年来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中,我们逐渐探索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在培训对象上,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群体的学习需求,以在职在岗人员、居家人员和来沪务工人员为重点,基本做到了全员覆盖;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形式多样,方便社区居民,让广大市民喜闻乐见;在培训内容上,贴紧市民实际,有中高等学历教育、有各类职业培训、有社区文化休闲教育等;在培训目标上,以提高学习对象的学习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为基本目标,学习重心放在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完善素质上。目前,0—3岁亲子教育普及面达90%以上;青少年校外教育参与率90%以上;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人1406人;“学礼仪”培训8870人;各级各类计算机培训1520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4537人;下岗失业人员经过再就业培训重新上岗693人;老年人年受教育规模达1.2万人次;“新周浦人”教育受训人数达3.3万人次。
(二)加快了学习型社区建设进程
全镇机关、居委、村委以及学校、医院等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在自觉地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事业单位,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正在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市、区、镇三级学习型家庭已接近社区家庭总数的80%。镇政府08年获南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优秀组织单位,周浦镇三小、周东居委、公元居委、东南居委等一大批单位被评为南汇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单位先进集体。社区内五好家庭数量逐年增加,违法及犯罪率逐年减少,文明小区等精神文明创建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