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化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白素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三中学  014300

化学学科具有鲜明实验特性与生活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知识教学与现实脱节现象,学生难以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导致学习兴趣不足,概念理解肤浅应用能力欠缺。生活化教学是重要教学策略,强调以学生熟悉生活场景为载体构建知识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将抽象概念内化为实际能力。通过分析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探索构建生活化教学有效路径,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与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脱离生活实际现象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虽然逐步改革创新,但仍然存在诸多脱离生活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师过分强调化学理论概念讲解忽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质属性,学生难以感知化学就在身边。课堂教学局限于知识灌输与题海训练模式,缺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分析生活问题环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许多化学实验仅停留于教材规定操作层面未能拓展至生活应用场景,学生难以建立实验原理与生活现象联系。

评价体系也存在偏差,过分注重考试分数评价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导致高分低能现象普遍。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与社区资源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教师自身缺乏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融合意识,教学设计习惯性依赖教材创新不足。学生学习动机则主要源于应付考试需要,而非源自探索世界奥秘内在驱动力,化学学习成为纯粹知识积累过程,失去应有趣味性与实用性。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化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知识应用能力弱,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策略加以改进。

二、初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有效衔接策略

实现初中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衔接,需要构建多元化教学策略体系。教师应重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将化学概念嵌入学生熟悉场景中。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围绕生活中化学问题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实验教学维度,鼓励学生利用厨房、超市等场所当做第二课堂开展微型实验,使实验走出实验室融入生活。构建开放性学习环境,邀请社区专业人士进课堂,组织参观相关场所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化学知识应用价值。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与案例库,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探索化学现象。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考查,通过化学小论文、创意作品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应持续更新教学理念,主动收集整理生活中化学案例不断丰富教学素材。

以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碳》教学为例,教师采用多元化生活化教学策略实现知识转化。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中含碳物质,如木炭、铅笔芯、钻石饰品等,引导学生关注碳元素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课堂引入展示钻石与石墨实物图片,提问两者为何外观差异巨大却均由碳元素构成激发学习兴趣。知识讲解阶段通过比较烧烤用木炭、活性炭口罩、铅笔芯结构与性质差异,让学生体验同一元素不同同素异形体概念。实验环节设计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探究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用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观察现象并解释原理。拓展应用阶段开展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主题探究,学生分组调查家庭碳排放情况,讨论减少碳足迹方法,编制低碳生活指南。作业引导学生调查活性炭在水处理、空气净化中应用,制作模型展示活性炭吸附原理。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中化学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途径

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需要构建系统化应用途径。开发情境导入教学模式,每节课开始设计与主题相关生活问题或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实施微实验教学法,设计简便易行实验,学生可利用安全常见物品在家庭环境中探索化学原理。构建问题链教学结构,围绕生活现象设计递进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形成完整知识链条。推行案例教学法,收集贴近学生生活典型案例,引导分析背后化学原理培养社会责任感。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调查、实验、分析,形成报告体验科学过程。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实验室与模拟情境,突破实际限制拓展学习空间,建立学科融合课程实现知识综合应用,创设化学文化体验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生活化教学实践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以科粤版九年级下册《金属腐蚀》教学为例,课前组织学生调查家庭金属物品腐蚀现象,拍摄照片记录观察结果。课堂导入展示学生收集腐蚀照片,提问为何不同金属物品腐蚀程度不同,引发思考。知识讲解环节设计金属腐蚀侦探活动,让学生分析家中不同位置金属物品腐蚀差异,推理腐蚀条件与机理。实验探究阶段,设计防腐蚀方法比较实验,学生将铁钉分别涂抹油脂、包裹锌片、涂覆油漆等处理后浸入食盐水中,观察比较腐蚀速率,总结防腐蚀原理。拓展应用开展校园金属设施保护项目,学生调查校园金属设施腐蚀情况,提出保护方案并实施。学科融合视角下,结合历史讲述青铜器、铁器时代与金属防腐技术发展关系。作业要求调查当地金属构筑物防腐措施,制作模型或多媒体作品展示防腐原理。

结论:当前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衔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关键路径。通过剖析现状发现教学内容、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均需调整改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融合生活拓展思维系列策略,包括重构教学内容组织、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验教学维度等多元化措施;在实践应用层面,构建情境导入、微实验教学、问题链教学等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1] 田雪芹 .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07):105-107.

[2] 陈琴 . 初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 [J]. 读写算 ,2024,(06):128-130.

[3] 林剑云 . 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3,(36):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