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赵彩云
内蒙古万合规划测绘设计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一、引言
测绘工程是各类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以及数字化绘图技术等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测绘工程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新技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深入研究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
(一)数据安全性问题
数据窃取与篡改:GPS 技术等测绘新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因系统安全性不足或人工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被窃取或篡改。这不仅影响了测绘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对后续的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
防护措施不足:部分测绘单位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加密手段和防护措施,如未设置防火墙、未定期杀毒更新防护软件等,导致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二)精度问题
设备状态与软件状态: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精度受设备状态和软件状态的影响较大。如果设备校准不准确或软件存在漏洞,都可能导致测绘数据的精度下降。
测绘标杆设置:基础测绘面的测绘标杆设置不合理,也会影响测绘数据的精度。例如,在 GPS 技术应用中,如果基准点设置不科学,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三)人员专业性不足
操作流程不熟悉:部分测绘人员对新技术操作流程不熟悉,导致在测绘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影响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数据分析能力欠缺:一些测绘人员缺乏数据分析能力,无法对测绘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导致测绘成果无法满足工程需求。
(四)网络传输问题
传输延迟与丢包:在测绘工程中,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对测绘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测绘环境复杂、网络线路不稳定等因素,可能导致网络传输出现延迟和丢包现象,影响测绘工作的正常进行。
数据兼容性:不同测绘设备和软件产生的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数据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出现兼容性问题,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和错误率。
(五)三维模型可视化问题
GIS 技术二维化显示:部分 GIS 软件在显示测绘数据时,普遍采用二维化方式,无法准确呈现三维信息,影响了测绘成果的可视性和直观性。
辅助软件应用不足:在三维模型构建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辅助软件支持,可能导致三维模型构建不准确或效率低下。
三、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数据安全性防护
采用高防护加密手段:在测绘数据的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测绘单位应当采用高防护的加密技术,对测绘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保护。这种加密手段能够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从而保障测绘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规范人工操作:人为因素是导致数据泄露和篡改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测绘单位需要加强对测绘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其操作流程。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培训计划,提高测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数据安全风险。
设置防护措施:对存储测绘数据的计算机进行安全防护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测绘单位应当设置防火墙,防止外部网络攻击;定期杀毒更新防护软件,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为测绘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提供有力保障。
(二)提高测绘精度
优化设备与软件:测绘设备和软件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测绘数据的精度。测绘单位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测绘设备和软件,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状态和软件状态始终处于最佳水平。同时,对测绘标杆进行科学设置,也是提高测绘数据精度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设备和软件,以及合理设置测绘标杆,可以有效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加强质量控制:在测绘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测绘成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测绘数据进行多次校核和验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测绘过程中的错误和偏差,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达到最高水平。
(三)提升人员专业性
加强培训与学习:测绘人员的专业性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测绘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测绘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鼓励测绘人员参加相关考试和认证,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竞争力。通过加强培训与学习,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测绘队伍。
引进专业人才:除了加强内部培训外,测绘单位还应当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测绘人才。这些专业人才能够带来新的理念和技术,充实测绘队伍,提高整体测绘水平。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可以推动测绘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模式: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对测绘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测绘单位应当根据测绘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模式。在测绘范围较大、环境复杂的地区,可以采用网络天线架设、信号放大装置安装等方式提高网络传输稳定性;在网络覆盖良好的地区,则可以采用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或 4G 技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通过选择合适的网络传输模式,可以确保测绘数据的及时、准确传输。
统一数据格式标准:不同测绘设备和软件产生的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这给数据处理和分析带来了不便。因此,测绘单位应当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确保不同测绘设备和软件产生的数据能够兼容和处理。通过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可以降低数据处理难度和错误率,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解决三维模型可视化问题
采用新型技术或辅助软件:针对 GIS 技术二维化显示问题,测绘单位可以采用新型技术或辅助软件来解决三维模型可视化问题。例如,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准确的三维模型,可以提高测绘成果的可视性和直观性。这些新型技术或辅助软件能够呈现更加真实、立体的测绘成果,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参考依据。
加强三维数据处理能力:三维数据处理能力是解决三维模型可视化问题的关键。测绘单位应当提升测绘人员对三维数据的处理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和编辑。通过加强三维数据处理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可以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三维数据处理能力的测绘队伍,满足工程建设的多样化需求。
结语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测绘效率和精度,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数据安全性防护、提高测绘精度、提升人员专业性、优化网络传输以及解决三维模型可视化问题等解决对策。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测绘新技术将在测绘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测绘单位应持续关注新技术发展动态,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不断提高测绘水平和质量,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测绘成果支持。
参考文献
[1]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 陶茜.工程与建设,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