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 + 电商”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增长的研究
裴东升
包头市青山区青福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 014030
数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乡村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提出,要深化推动乡村振兴与电商的有效融合。[1]
在这样的规划环境下,出现了活跃的电商身影。“实体经济 + 电商”的模式,值得探索和研究。
本论文采取实地调查法,数据来源于包头市乡村居焖面餐饮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土生土长的企业,现有本土门店 25 家,加盟店 11 家,辐射到周边旗县区以及外省外市。本数据来源于本市总公司,数据是本土门店总数据。
一、实体经济实现了农产品的经济转化
通过对该公司的调查,该公司常年主要采购的蔬菜品种有四种,根据调查到的数据,形成下表:
表一: 蔬菜转化收益表

分析:根据表一,蔬菜转化收益很高,转化率达到140— 150% 。例如豆角,经过实体经济运作,月增收4.8 万元。
结论:菜农想办法挂靠实体经济或鼓励实体经济发展。
二、“实体经济 + 电商”模式实现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根据调查发现,该公司从 2020 年开始投入电商模式运营。根据调查到的数据,形成如下表格:
表二:电商运营模式表

分析:根据表二,该电商模式稳定运营,投入出入不大,平台抽成在6%-8% ,其余投入(年投入)最大与最小之间差为 3 万,平均每年递增6000 元,成本控制稳定。收益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收入最少和最多年份的差为 6 万元,平均每年增长 1.2 万元。形成稳定的增长模式。售卖产品为虚拟产品。
结论:电商可以售卖虚拟产品,虚拟产品必须依靠实体店,“实体店 + 电商”的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因为投入产出较为稳定,风险小。管理简单。
三、前景展望
近年来,“实体经济 + 电商”模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该餐饮业公司,直接提供近600 个工作岗位。 90% 的岗位为乡村剩余劳动力。
有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以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已实现了长达6 年的增长态势。截至2021 年底,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05 万亿元,与 2020 年同期相比,其增幅达到了 11.3% ,而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则是0.42 万亿元,对比2020 年同期,其增幅是 2.8%⨀ 。[2] 形式大好。
“实体经济 + 电商”是“线上 + 线下”综合发展,是虚拟产品售卖的渠道,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使得农产品销售效率得以提升,“实体经济 + 电商”模式,可以发展出很多具体模式,如“店铺模式”,该模式是最为常见的运营模式,其中,“达人直播,就是“达人”通过个人 IP 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基地走播”则是利用线上平台进入农产品种植基地,进行种植、采摘、选品等环节的直播。[3]
总之,“实体经济 + 电商”模式,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可以产生出更为具体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一块地、一个庭院也是一种实体经济。附带电商传播,可以走出乡村,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万文静, “直播 +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J],黑龙江粮食,2022(12):62
[2] 鲁钊阳,黄萧竹,廖杉杉,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直播对农村相对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 [J],电子政务,2022(08):2-14
[3] 万文静, “直播 +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J],黑龙江粮食,202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