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改造分析

作者

田鹏

内蒙古白音华蒙东露天煤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026000

一、引言

露天煤矿作为我国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低压配电系统作为露天煤矿电力供应的关键环节,其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煤矿的用电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概述

2.1 系统特点

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具有负荷分散、供电距离远、环境条件恶劣等特点。由于露天煤矿的生产区域广阔,各种用电设备分布较为分散,导致供电线路较长,线路损耗较大。同时,露天煤矿的生产环境复杂,存在大量的粉尘、潮湿和振动等因素,对低压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2 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随着露天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在设计和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电能损耗较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此外,能源价格的上涨和环保政策的加强,也使得露天煤矿面临着降低用电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压力。因此,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是露天煤矿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三、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线路损耗大

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线路通常较长,且部分线路存在设计不合理、导线截面选择不当等问题,导致线路电阻较大,电能损耗严重。特别是在用电高峰期,线路电流增大,线路损耗更加明显。

3.2 变压器和电动机能效低

部分露天煤矿使用的变压器和电动机为老旧设备,能效等级较低,自身损耗较大。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这些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进一步增加了电能损耗。

3.3 功率因数不高

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导致系统功率因数较低。功率因数低不仅会增加线路损耗,还会降低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电费支出。

3.4 缺乏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

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缺乏智能监控和优化调度手段,无法实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电能消耗情况,难以对系统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和优化,导致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四、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

4.1 优化线路设计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根据线路的负荷电流和允许电压降,合理选择导线截面,避免导线截面过小导致线路损耗过大,也避免导线截面过大造成浪费。

缩短供电距离:优化变电所和配电点的布局,尽量缩短供电距离,减少线路电阻。对于一些远离负荷中心的用电设备,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式供电方式。

改善线路敷设方式:采用合理的线路敷设方式,如采用电缆直埋、电缆桥架敷设等,减少线路的散热损耗和电磁干扰。

4.2 合理选用变压器和电动机

选用节能型变压器:淘汰老旧高能耗变压器,选用S11、S13 等节能型变压器。这些变压器具有损耗低、效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变压器的自身损耗。

合理匹配变压器容量:根据负荷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避免变压器长期处于轻载或过载运行状态,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

采用高效电动机:选用 Y3、YE4 等高效电动机,这些电动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启动性能好等优点。同时,加强对电动机的运行管理,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电动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4.3 提高功率因数

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如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对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和安装位置,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

优化无功补偿方式:采用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大容量的用电设备,采用就地补偿;对于低压配电系统,采用集中补偿。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确保功率因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4.4 采用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技术

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安装智能电表、传感器等监控设备,实时采集系统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调度。

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异常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节能改造的实施步骤

5.1 现状评估

对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线路状况、设备运行情况、电能消耗情况等。通过现场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

5.2 方案设计

根据现状评估的结果,制定节能改造方案。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改造措施、设备选型、投资预算、预期效果等内容。在设计方案时,要充分考虑露天煤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3 设备采购与安装

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采购所需的节能设备和材料。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装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质量。同时,对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5.4 系统调试与运行

设备安装完成后,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调试。调试内容包括设备的性能测试、系统的联动调试等。确保系统运行正常后,投入正式运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结语

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改造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通过优化线路设计、合理选用变压器和电动机、提高功率因数、采用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实施节能改造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严格按照实施步骤进行操作,并加强管理措施,确保改造效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节能改造能够为露天煤矿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值得在露天煤矿行业广泛推广应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露天煤矿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改造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矿用皮带运输机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 [J]. 张少华 . 能源与节能 ,2023(06)

[2] 露天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诊断维修技术方法 [J]. 刘洋 . 当代化工研究 ,2022(08)

[3] 黑岱沟露天煤矿吊斗铲工艺开采参数及典型故障 [J]. 王锋 . 露天采矿技术 ,2021(03)

[4] 论矿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 [J]. 赵凯. 内燃机与配件,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