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高职篮球教学研究
崔克雄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在篮球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练赛评一体化模式,旨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此背景下,篮球教学的改革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当以政策环境为基础,结合学校管理和学生需求等因素,着重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学习和强化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竞技水平,从竞技体育中享受体育的魅力,最后进行综合性评价,探究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满足教育体制改革后的新要求。
一、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高职篮球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是助力学校育人的必要路径
篮球是当代青少年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开展篮球课程,对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利用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喜爱程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篮球技巧,锻炼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好发挥其自身潜力,这不但可以满足学校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需求,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搭建体现个人优势的舞台,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样,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能够充分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帮助体育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全面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符合当代体育运动精神的目标内涵。
(二)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手段
高职学校开展学练赛评一体化的篮球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原有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作为需要全身协调完成的运动来说,通过不断认识和训练基本的篮球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灵敏性等。其次,学生能够通过篮球课程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因为篮球赛事是一项集体配合的运动赛事,需要熟悉队员之间的性格特点,从而展开更加紧密默契的协作。而这就要求学生需要积极与队友沟通,敢于以团队的形式在比赛中大放异彩,因此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最后,这种教学模式下的篮球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体育精神。积累较多实用技巧和比赛经验,大幅提高个人体育综合素质,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并不断弥补自身不足,增强自信心的同时享受比赛的乐趣,学会如何对待输赢,如何尊重对手。
二、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以学为基,培养稳定的篮球技巧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强调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篮球的基本规则与技战术知识,还理解了体能训练的基本原理。此环节不仅是篮球教学的起点,更是学生在训练与比赛中取得进步的理论支撑。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的篮球课程,以学习为基础,强调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正式上课过程中加强对篮球技巧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规则和技能之后尝试运用到实践当中,更好训练身体机能,培养学生对篮球的积极性 [2]。
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室播放篮球规则和技巧的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进攻、防守、犯规和裁判手势等诸多内容,配合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在之后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对战术的执行能力,尽量避免犯规。其次,要注重对战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列举出具体的案例,增强课堂互动性,让学生享受篮球课程的兴趣,提高课堂专注度,深入理解不同战术的意义和应用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讨论,战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战术思维。最后,在实践课程开始前,加大对力量等必备素质的训练,篮球比赛需要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其中力量、灵活度、耐力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应当在比赛开始前定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让学生逐渐适应比赛强度。另外,教师应当注意不同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前将学生分好层次,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当做好基本训练。通过不同难度的教学和练习,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学生设置独特的篮球培养计划,保证学生在篮球课堂上享受体育的乐趣,让学生在自身能力水平的范围内逐步提升体育素质。
(二)以练为重,督促学生将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际
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强调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运动精神,通过设计 1 系列的实训环节,将理论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活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核心技术,让学生享受团队协作的魅力。一方面通过反复练习篮球动作技术提高核心力量,让学生明白如何在身体协调的情况下打好篮球,此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动作流畅性,对动作不到位的学生给予及时纠正和调整,以更加精细化的角度保证技术的规范性,再加上重复练习,让学生彻底掌握此项技术。而教师也应当观察不同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在自己舒适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有效训练。
另一方面,篮球实践要求学生具备高素质的体能。因此教师应当定期安排体能训练课程需要涵盖耐力训练,爆发力训练,灵敏度训练等,让学生适应比赛节奏,找到适合竞技体育的方法。系统设计的课外训练计划应包括有氧与无氧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灵活性。教师应当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开展特殊的训练计划,为高强度比赛中的激烈对抗做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要适当在课堂中穿插战术配合训练,让学生明白战术技巧的重要性,通过课堂上反复演练,培养队友之间的默契度提高个人执行战术的效率,更好明白不同战术的特点和执行方式。更好运用战术知识,从而培养全方位的战术思维,更好适应真实比赛。因此,以练为重的教学策略不仅注重篮球技术与体能的强化,更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通过集体训练与竞赛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全面促进学生的篮球综合素质发展。
(三)以赛为导,提升学生竞技水平与综合素质
校内联赛是提高不同班级学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篮球技巧和战术理论应用到比赛环节中,通过默契配合,锻炼临场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积累更多实战经验,同时锻炼了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通过冷静思考应对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之间也应当组织篮球友谊赛,让学生接触到打法和风格不同的对手,从而丰富自己的战术思维,以适应不同节奏的比赛强度,更好提高实战水平,培养学生在更复杂环境中快速做出战术判断选择的能力。学生通过不同学校间的联赛提高了集体荣誉感,让学生真正享受比赛,不断突破自我,设立更高的发展目标。最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比赛才能真实检验校内体育教学的成果,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行有针对性的个人指导。通过观察比赛,体育老师可以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为学生制定下一步个性化发展目标和指导方案,对于临场反应迟钝或战术执行力差的学生,通过赛后复盘和分析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这样的个性化指导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的技巧弱点,提高学生临场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篮球教学的整体目标。
(四)以评为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优异品质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以评为鉴”在高职篮球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维度评价体系,可促进学生篮球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评价不仅是对学生技战术水平的反馈,更是帮助学生反思和改进自身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与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首先,评价体系应当包括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角度。自我评价是最贴近学生基础学习态度的模式,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篮球这项体育赛事中的基本执行力和比赛心理。互相评价则能够从第三方视角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团队的角色和位置,制定更全面的培养策略,通过这样的评价和反馈,教师能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做好全队学生能力的评估,及时调整战术战略,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其次,评价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篮球教学改革中,通过评价体系的不断反馈,学生能在技战术能力上得到提升,同时增强团队意识、抗压能力与体育道德。在持续改进中,学生不仅能在竞技水平上取得进步,还能在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上得到全面发展,实现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的育人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开展高职篮球教学意义重大。以学为基可培养学生扎实篮球技巧,以练为重能促进知识实践运用,以赛为导提升学生竞技水平与综合素质,以评为鉴则助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优异品质。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篮球教学内涵,激发学生运动热情,还切实提升了学生身体素质、团队协作等能力。未来,高职篮球教学应持续深化这一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为培育更多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良好体育素养的综合型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思源 . 高中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以篮球模块教学为例 [J]. 时代教育 ,2024(2):82-84.
[2] 曾能武 . 学练赛一体化教学法在广西高职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体育风尚 ,2024(21):146-148.
[3] 于君赫 . 学练赛评一体化视域下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研究 [J]. 辽宁高职学报 ,2024,26(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