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作者

康思敏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第四中学  5245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综合体现占据着重要地位。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也充分体现出来,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是培育青年人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阶段,夯实语文基础,强化学生的文学综合能力对其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对现代的文化传承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然而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枯燥乏味、难懂地弊病,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因此借助情境创设,在高中课堂调动学生教师的双向互动和趣味性教学是构建现代化高中语文授课的必要环节。

一、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等更注重于学生逻辑能力培养的学科,它和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外内容加以引用。通过搜集并整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语言技能,促进认知发展。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让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得到激发,通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对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有更好地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结合生活实际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教出更具有创造性的学生,让学生可以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联想。教师也可以把一些新闻和热门话题等作为素材,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引入,然后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于这些新闻的看法和感悟。这样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大提高,也提供了机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时事,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1]。

例如,在学习《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涵。以纪录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引导,让学生观看生活中那些普普通通的工匠,了解其坚韧不拔、刻苦钻研、努力攻克技术难关的工匠精神。利用生活中的有关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图强的精神品质。

二、运用网络媒介创设情境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教师可以将课堂上的难题转化成有趣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丰富多彩,还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听说读写乐趣,促进他们的学习。创设生动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行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微课等方式,让学生以更为直观和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但是教师需要意识到,在借助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时候,应该避免形式主义,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让使用的教学工具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提高教学效果,让教学更为丰富和多样化[2]。

特别是在古诗文的学习上,因为古人的语言和现代的表现形式相差很大,所以很难让学生们理解和接纳。如果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他们固然可以应付各种测验,但他们对于古文的真正含义并不了解,更别说领会其中的意思了。因为每个古代诗歌的写作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环境,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作者的思想与诗歌的内涵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其创造一个时代的古典诗歌的含义的情境,将内容用相应的视频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内容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进而提高对古代诗歌的认识。

三、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3]。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范增、项庄、项伯等人物,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在学习《雷雨》时,学生可以表演剧中的经典片段,如鲁侍萍与周朴园的相遇、周萍与蘩漪的争吵等,感受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悲剧色彩。

针对课文中的争议性问题或观点冲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辩论。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可以设置“荆轲刺秦王是正义之举还是非正义之举”的辩题,让学生分别扮演荆轲、秦王、太子丹等角色进行辩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也能够为学生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描绘课文的相关场景或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地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市——长沙。湘江穿城而过,橘子洲头静静地矗立在江心。在一个深秋的午后,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面对眼前的壮丽景色,他思绪万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词——《沁园春·长沙》。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位青年的脚步,一同走进这首词的世界。”这样的语言描述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4]。

结束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结合生活实际、角色扮演、语言描述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应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充分发挥情境创设的优势,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淼一 . 高中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与评价策略 [J]. 教育 ,2024,(16):69-71.

[2] 汪 明 华 . 高 中 语 文 任 务 群 教 学 中 情 境 创 设 的 实 施 策 略 [J]. 高考 ,2023,(22):66-68.

[3] 吕明彧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J]. 品位·经典 ,2023,(01):167-169.

[4] 王文玉 . 高中语文教学真实情境创设策略例谈 [J]. 求知导刊 ,2019,(3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