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张亚宁
肃宁县第一中学 062350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众多高中数学教师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摆脱一刀切教学思维束缚,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要求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针对班级中等水平学生设计教学内容,致使优秀学生学习热情受挫,基础薄弱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教学评价环节缺乏多元化评估标准,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忽略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难以满足差异化教学需求。
班级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繁重、课时安排紧张等客观因素也制约着差异化教学实施效果。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理论认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专业能力有限,难以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学校管理层面对差异化教学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系统培训与专业指导,未能形成科学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探索创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应试压力使教师难以平衡教学进度与差异化教学需求。学生层面存在学习习惯固化、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适应差异化教学环境需要一定过渡期。家校协同机制不完善,家长对差异化教学认识不足,配合支持力度有限,影响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策略探索
差异化教学需构建多层次教学目标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差异,设置基础性、发展性、拓展性目标三个层次,确保每位学生获得适合自身发展机会。实施分层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度递进学习任务,基础层注重知识理解与基本运算能力培养,提高层强调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拓展层侧重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基础知识采用直观形象方式,抽象概念借助实例、图形等多种表征形式,复杂问题运用化繁为简思路分析,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需求。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设计贴近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探究性学习环境,培养主动思考习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基础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法,重点难点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拓展提升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合理组织课堂结构,将大班授课与小组活动结合,合作学习与个别指导结合。采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开发分层次教材、习题集、导学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学习资源。
以人教 A 版必修二第十章《频率与概率》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实施多层次差异化教学策略。课前通过概率知识摸底测试,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型、发展型、提升型三个层次。教学目标设置上,基础型学生掌握概率基本概念及计算;发展型学生理解古典概率与几何概率应用;提升型学生探究概率思想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教学内容设计上,所有学生共同学习频率与概率基本概念,之后分层进行。基础层学生通过投掷硬币、骰子等直观操作活动,建立频率与概率关系认识;发展层学生运用几何概率解决针落问题等;提升层学生探究概率统计思想在医学诊断、风险评估中应用。课堂组织上采取共性教学 + 个性训练模式,共性部分全班统一讲解,个性部分分组探究。习题设计分为三类:必做题如简单概率计算;选做题如条件概率应用;挑战题如随机变量期望与方差。教学方法上,基础层强调操作验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发展层强调思维可视化,利用几何模型解决概率问题;提升层强调问题情境化,通过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等实例探究概率应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科学实施差异化教学先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准诊断学生学习起点,采用测试、访谈、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学习风格等情况,据此科学分层分组。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情制定具体可行差异化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环节,并预设可能出现问题及应对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创设积极课堂氛围,营造平等、尊重、包容学习环境,消除学生顾虑,增强参与信心。灵活调整教学节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反应及时调整讲解速度,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实施分层作业布置,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三类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练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强化基础知识讲解,对中等水平学生着重解决方法掌握,对优秀学生适当增加思维挑战。
以人教 ΔA 版必修二第八章《基本立体图形》教学为例,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设计空间想象力测试与空间几何知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立体几何知识掌握情况,将学生分为 A、B、C 三组。A 组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弱,需要具体模型支持;B 组学生空间想象力一般,能理解简单立体图形;C 组学生空间想象力较强,能处理复杂空间关系。教学设计阶段针对不同组别学生制定差异化目标与学习路径:A 组侧重通过实物模型等工具建立基本空间概念;B 组侧重空间关系分析与计算能力培养;C 组侧重空间问题解决策略与空间证明能力发展。课堂实施阶段,采用基础共享 + 分层探究 + 交流提升教学模式。基础共享环节,全班共同学习空间几何基本概念;分层探究环节,A 组学生操作实物模型,解决简单计算问题;B 组学生通过二维图形分析三维结构,解决中等难度问题;C 组学生探究复杂空间证明问题。交流提升环节,各组代表分享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课后延伸阶段,A 组学生完成基础巩固练习;B 组学生完成方法应用练习;C 组学生完成创新拓展练习。
结论:通过构建多层次教学目标体系,实施分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创设多元化学习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辅导策略,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措施,能有效促进每位学生获得最佳发展。差异化教学实践需要学校提供制度保障与资源支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精神,家庭加强理解与配合,形成多方协同推进格局,共同营造尊重差异、促进发展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 庆 武 . 高 中 数 学 课 堂 实 施 差 异 化 教 学 的 实 践 [J]. 广 西 教育 ,2023,(08):105-107.
[2] 冯 俊 杰 . 如 何 在 高 中 数 学 课 堂 有 效 实 施 差 异 化 教 学 [J]. 新 智慧 ,2021,(07):86-87.
[3] 佳依娜西·陶呼达. 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 .2020 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 沙湾县第二中学 ;,20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