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宋慧敏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中和”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面向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中学习实践、实现想法并解决问题。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 项目式学习的定义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探究实践,最终完成项目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项目式学习的特点
1. 驱动性问题
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驱动性问题,这个问题通常是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和综合问题,如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中,可以提出“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能源转化方案以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样的问题。
2. 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解决问题,如进行化学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等。
4. 成果展示与评价
学生完成项目后,需要进行成果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还注重过程,能够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碳中和的概念、能源转化的原理和常见的能源转化方式;掌握与能源转化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化学反应原理、电化学原理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源转化的化学原理;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和策略。
难点:如何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源转化方案设计中;如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出可行的碳中和能源转化方案。
三、项目式学习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中的实施
(-) 项目规划
确定驱动性问题: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驱动性问题为“如何设计一个基于本地实际情况的碳中和能源转化方案”。
制定项目计划:教师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任务分配、评价标准等。项目时间可以安排为[X] 周,分为项目启动、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实验验证、成果展示等阶段。
(二) 项目实施
项目启动: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的背景和意义,提出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X] 人,并明确小组分工。
资料收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与碳中和、能源转化相关的资料,包括能源现状、能源转化技术、碳中和政策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筛选和整理有用的信息。
方案设计: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碳中和能源转化方案。方案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考虑能源转化的效率、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例如,学生可以设计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应用方案、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方案等。
实验验证:对于一些设计方案,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验证。例如,在设计太阳能电池方案后,学生可以动手制作简单的太阳能电池,并测试其性能。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能源转化的原理,同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成果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将设计的方案以报告、海报、PPT 等形式进行展示,并进行答辩。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方案的可行性、创新性、科学性等方面。通过成果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学习到其他小组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项目式学习在“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中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的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问题解决能力:面对复杂的驱动性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分析、推理、实验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在设计碳中和能源转化方案时,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提出新颖的想法和方案。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在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的化学原理和知识,从而加深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结论:
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转化”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完善项目式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寒与 , 江合佩 . 学科融合视域下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以“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碳捕获协同转化”为例 [J]. 化学教学 ,2024, 46(5): 61
[2] 沈崇浩 . 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 以“滴定法测定虬江河水样总碱度”为例 [J]. 现代教学 ,2022(03).
[3] 谭祥中 . 高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以《铁金属材料》教学为例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下旬刊 ),2024,(06):111-113+133.
[4] 叶依丛顾建辛马婉琴 . 基于项目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佩挂式除菌卡有效性研究 [J]. 化学教学 , 2022(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