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高考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程苏丹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引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面临重大转型挑战。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素养导向评价要求,实验教学亟需从内容设计、方法选择、评价标准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变革。化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践能力重要载体,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因此探索适应新高考要求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虽然在教学理念、内容安排等方面有所调整,但整体发展水平仍存在诸多不足。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重验证轻探究现象,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演示验证模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机会。实验内容设计过于注重知识点覆盖忽视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导致实验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相对滞后,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实验操作规范性和结果准确性,对学生实验过程中体现出来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核心素养关注不足。这种评价导向使得实验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在素养培养方面应有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新高考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成为制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重要因素。许多化学教师虽然具备扎实学科知识基础,但在实验设计、教学组织、评价实施等方面缺乏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在如何将化学核心素养融入实验教学、如何设计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实验活动、如何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关键问题上,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学校实验设备配置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校受制于经费投入、场地条件等客观因素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实验机会和良好实验环境。

二、新高考导向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构建

面对新高考改革带来挑战和机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全新教学策略体系。先要确立素养导向教学目标,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实验教学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实验教学目标设定应当突破传统知识本位思维,更加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每一个实验活动都应当明确其在培养学生哪些具体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并据此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和评价标准。同时要强化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以真实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实验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实验内容选择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化学学科社会价值,让学生在熟悉情境中感受化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情境创设应当具备真实性和挑战性特征,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重要元素——钠和氯为例,教师应当创设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检验其纯度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系列化探究活动。学生先需要分析海水成分思考分离提纯原理和方法选择,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海水蒸发浓缩、结晶析出、产品检验等操作过程;在实验实施阶段学生通过观察钠离子焰色反应现象、氯离子沉淀反应结果等具体操作,深入理解离子检验方法和化学反应本质规律。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选择特定试剂进行检验”、“如何判断反应终点”、“怎样减少实验误差”等关键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实验活动,不同学生承担不同角色和任务,在协作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和科学精神品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高考要求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优化

在已有策略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评价创新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课程内容整合是优化实验教学重要途径,要打破传统章节界限围绕核心概念和重要主题构建结构化实验体系;通过主题式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完整认知结构。跨学科融合设计能够将化学实验与物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体现科学知识整体性和统一性,这种综合性实验设计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综合素养。技术手段创新应用为实验教学优化提供了新可能,数字化实验技术能够实现实验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实验体验。然而技术应用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和运用技术手段,确保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生物质能源转化主题实验项目,将乙醇制备、性质检验等分散知识点整合为连贯探究活动。学生先通过发酵实验制备乙醇,观察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活性变化,理解生物催化原理和影响因素;随后进行乙醇纯化分离操作,掌握蒸馏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接着开展乙醇性质检验实验,通过与钠反应、氧化反应等途径验证其化学特性;最后测定乙醇燃烧热值,评估其作为清洁能源应用前景。整个实验过程运用数字化温度传感器监测发酵温度变化,利用气体检测装置分析反应产物成分,通过仿真软件模拟工业化生产流程,让学生在现代技术支持下深入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更重视其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问题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品质等综合素

养发展水平。

结论:新高考改革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素养导向评价体系要求。构建以素养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情境为载体教学策略体系,并从内容整合、技术应用等维度持续优化,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必由之路。未来实验教学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实践探究过程,更加突出核心素养培养,通过系统性改革实现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瑞园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 2025.

[2] 刘长波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J]. 新智慧 , 2024(17):7-9.

[3] 苗利利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