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保障有力,让幼儿乐在感悟语言

作者

邱逸冰

四川省犍为县机关幼儿园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可见,在人际交往中,语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语言也是思想沟通、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感悟事关幼儿终身发展。作为新时代幼儿教师,更应为幼儿创设快乐的语言交流环境,做好“两个保障”。

其一,教师语言素养能力的保障。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幼儿语言培育应授之以渔,但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必须教师先拥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首先必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力。如何具备此项能力呢。

1、努力提升自我语言素养,当好学生表率。

要创设良好的、快乐的语言交流环境,促进幼儿语言的感悟与发展,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而这大必来源于教师的自我素养之提升。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做到多听、多记、多读、多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语言能力出众的幼儿教师,方能成为学生表率,引导家长、感染幼儿,在春风细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对语言能力的感悟和发展。

2、教师应尽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幼儿语言素养的感悟与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当我们欣赏完精彩的动画片,听完了美妙的音乐声,结束了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时,耳边常响起这样的对话:“老师,我知道……”;“老师,我喜欢……”;“老师,我最爱……”。一双双娇嫩的手举得高高的,而老师淡淡的回应或话题转移:“好的,上厕所啦。”;“好的,该下课了”;“好的,该吃……”。这样的无心之举,却扼杀了宝贝们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的机会,也扼杀了宝贝们语言发展的天性。可见,教师这个导演的角色在幼儿语言素养与感悟中是多么重要,理应为宝贝们营造语言交流感悟的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二,幼儿物质环境、活动环境的保障。

幼儿的认知来源于感性认识,来源于生活经验,来源于形象感悟。让幼儿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充分交流,感受语言的含义,领悟最基础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如何营造这样的环境呢?

(一)为幼儿营造轻松、温馨的、表情 达 意的物质环境。

1、为宝贝创设会说话的班级语言环境。

教室的布置应充满暖色调,让宝贝们感到温馨、宁静。教室的分区,应做到自然、和谐,充分照顾到幼儿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例如,语言交流区应与圆桌会议方式呈现;图书阅读区光线柔和,适当来点轻音乐;手工展示区应五彩缤纷、百花齐放,张扬宝贝们的个性;“个人风采区”可以 用宝贝们喜爱的动物头饰;“温馨一家区”图片可以展示宝贝一家的聚会、旅游、活动照片。让宝贝们在每个区都能放飞自我,快乐交流,感悟语言带来 画面,也有言可讲,有快乐与大家分享……

2、营造精致的 幼儿 语言环境。

幼芽成长式的园门,色彩温馨的外墙,动物装饰的院墙,鲜花盛开的楼道,原木风格的走廊间,摆上各类著名的绘本故事,定期更换,让宝贝和家长们在愉悦中交流故事、感悟简单故事中隐含的道理,不也是惬意之事么?

3、定期开放图书室。

图书室应精选图文并茂、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健康图书,体载应多样化,如故事、童话、诗歌、绘本、童谣。教师引导宝贝们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也可让家长借阅回家与宝贝们伴读,让宝贝在快乐愉悦的亲子阅读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二)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创造良好的语言活动环境。

1、幼儿的语言启蒙及交流应渗透在每节课堂中。

个别教师只注重语言课上对幼儿语言的引导和教育,这是片面的。应当在每节课中,注重引导、鼓励宝贝们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好评,营造一个幽默、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环境,力促宝贝语言能力的提升。

2、利用主题活动,让儿童感悟语言交流的魅力。

如:小班的“爸妈讲故事”,让宝贝与父母互动交流;中班的“童谣朗诵、古诗朗诵”,让宝贝们在欢愉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口才;大班的“亲子绘本阅读节”,让宝贝与家长交流的视频在班上展现,这些方式定能促进儿童自信的提升,也可来点小奖让宝贝们享有成就感。

3、家园共建宝贝们交流的平台。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智,故家园共建宝贝语言交流平台,让家中有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因此,学校开设家长语言交流培训,是极其必要和有效的,可分许多专题向家长传递语言交流方法,如:绘本的讲解方法、读书的方法、如何与宝贝沟通、妈妈讲故事等;也可定期在班上举行家长、宝贝与师生的交流 ,达到家园共育之目的。

总之,提供保障,让幼儿在各项活动中体验语言,并能愉悦分享交流,从而领悟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对开启幼儿心智,为促进其终身成长奠基,将会产生深远而意义重大的影响。